4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社零总额37174亿元,同比增长5.1% 进出口总额38391亿元,同比增长5.6%
版次:003 2025年05月20日
海轮在钦州港码头排队装卸货物 新华社发
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内部困难挑战叠加的复杂局面,我国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延续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较好
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和3.9个百分点。
服务业平稳增长,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
4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0.4%、8.9%、6.8%、6.1%,分别快于服务业生产指数4.4、2.9、0.8、0.1个百分点。
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扩大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同比增长5.1%、环比增长0.24%。1至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47024亿元,同比增长4%;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
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4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8391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出口增长9.3%,进口增长0.8%。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同比略降
1至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上年同期持平。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环比上涨0.1%。
“总的来看,4月份,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但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主要指标平稳较快增长,国民经济延续向新向好态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19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进一步稳固。
下阶段,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据新华社
解读
如何看待当前物价水平 楼市下阶段走势如何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付凌晖表示,我国经济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持续回升具有较多有利条件。
要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更好释放消费潜力
付凌晖表示,总的来看,今年以来政策效果继续显现,市场销售延续回升态势,但消费内生动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下阶段,要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继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更好释放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
经济持续回升
具有较多有利条件
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复杂演变,美国对华采取了一系列单边加征高额关税的措施,严重冲击中美经贸关系,对此,中方采取了坚决有力反制。
5月10日至11日,中美双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双方协商同意大幅降低关税。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对于中国经济走势和前景都比较关心。从下阶段情况看,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比较多,国内周期性、结构性矛盾交织,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各方面聚力攻坚、积极应变,创新动能继续成长,经济持续回升具有较多有利条件。
付凌晖表示,下阶段,中美大幅降低关税,有利于双方贸易增长,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
有望持续增强
付凌晖表示,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大力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积极扩大服务消费,效果不断显现。4月份,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信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1-4月份,服务零售额增长5.1%,连续两个月加快。“五一”假期期间,国内出游人数同比增长6.4%。随着政策效果继续显现、消费动能不断壮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有望持续增强。
要继续发挥宏观政策作用
促进价格合理回升
付凌晖表示,当前物价总体处在低位,这会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压力,影响居民的就业增收,因此推动价格合理回升很重要。下阶段要继续发挥宏观政策的作用,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经济循环,持续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价格合理回升。
房地产继续止跌回稳
房价运行总体稳定
付凌晖表示,在各项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政策作用下,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继续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部分一二线城市交易有所恢复,房价运行总体稳定。但也要看到,当前房地产市场总体仍在调整转型过程中,刚性和改善性需求仍待释放,部分地区房地产去化压力依然较大,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仍需继续努力。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