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2025年05月23日
□周润
在重男轻女的年代,她却享受着父亲独一份的关爱。等到弟弟妹妹们陆续出生,父母的忙碌可以想象,她自然就有了长姐如母的威严。认真、踏实,是父亲在白手起家的过程中交给她最大的财富。她也顺利凭借着这份踏实,从满街的小孩中脱颖而出,拿到了去县里上班的通知书。
即使是当知青的时候,她也没有放弃学习,生产队里的人听她朗诵文章,看她做各种题目,都知道她读书好,这家那家的孩子读书都愿意请她去辅导。她也喜欢跟小孩子们讲,讲什么都可以,觉得很有趣。很快,回城后的她因在讲课比赛中获奖而再次晋升。
她年轻气盛,难免心高气傲,父亲时常告诫她,万万不可因自己读书好,就肆意妄为,生活中要与他人为善。认识而喜欢她的人越来越多,但她大多瞧不上,样子不俊朗不行,读书不好的更不行。直到有一天,一个学会计的白白净净的年轻男子站在她面前,她忽然觉得,自己内心的温柔泛滥成灾。结婚一年后,就有了个大胖小子,取名小川。
上班忙,她想起了父母,于是小川回了镇上生活。有一回她回家看孩子,发现孩子病了,原以为是没照顾妥当,问询之下,竟是老人疼孙子,给他吃得太好,得了“富贵病”。于是拜谢完父母,她便带着孩子回了城。
原以为回城上班的时候,只要早上把饭煮好,中午回来只是做菜也很快。很快,她便意识到麻烦了。生病的公婆需要照顾,身为会计的老公难以分身,她常常在白天忙完学校的事,又匆匆赶往菜市场买菜,等做完晚餐,服侍好老人,照顾孩子睡觉,她才有时间批改学生的作业。她从来没想过放弃,这些和父母曾经的艰辛相比,都不算什么。
等到小川长大一点,她稍轻松了一些,但新的任务又来了。工作的问题难不倒她,可教小川读书,却成了一个考验。讲得太慈祥了,小川听不进去;讲得太严肃,小川又要哭鼻子。再大一点的时候,小川学素描了,她又常常充当模特,在门口一坐就是半天。
暑假的时候,弟弟妹妹的孩子也来了,她教他们识字、读书。让她猝不及防的事情发生了。半夜时,火车的轰鸣声很大,六妹的儿子醒来,开始收拾书包,说自己要坐火车回家。问了许久,竟是白天做作业太辛苦,这个地方一天也待不下去了。听说晚上坐不了火车,顿时一边大哭一边说“就是走路也要走回去”。这个笑话让家人们乐了好多年。
孩子在渐渐长大,父母在渐渐老去。直到父母都去世了,她的皱纹也渐渐爬上额头,两鬓平添了许多白发。但她很欣慰,家里的孩子都把她当半个母亲,遇到难以抉择的事情,总会来征求她的意见。在她七十岁生日的时候,学生们组团来看她,悄无声息地布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会,歌颂她“春风化雨细无声”,感激她“俯首甘为孺子牛”。她在热闹的人群中间,静静地坐着,仿佛看到了年轻时骄傲的自己,眼眶充盈着激动的泪水。
(作者单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