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2025年05月23日
□信鸽
与茶的缘分,始于一场遗憾。
前些年,因为年轻、精力旺盛,我时常被单位推荐参加各种比赛。一次导游讲解大赛中,我的才艺表演是小品《农家乐来了新客人》,其中一个环节是展示农家乐接待礼仪:泡茶、摆桌、倒酒、收碟。谁能料到,第一步便因未用茶匙取茶而丢分,失去了去省城参加比赛的机会。实在可惜!
比赛结束后,我开始弥补功课,学习有关茶的知识。书看多了,对茶就越发喜欢。《茶经》中有言,“饮真茶者,必啜于器”,茶具虽可简朴,但该有的不可缺。
一直以来,家乡种茶的乡镇有很多,主要分布在乾丰、大观、兴隆、木凉、德隆等地,品种也很丰富,如“南川大树茶”、巴渝特早、福鼎大白茶、云南大叶种、安吉白茶等。近13万亩标准茶园连绵起伏,每到采茶季,茶园里到处都能看到采茶人的身影。他们穿梭在翠绿的茶垄间,指尖轻捻嫩芽,茶叶装满的是茶农们丰收的喜悦,时不时还看见无人机在茶园上方飞舞,记录下茶农忙碌的场景。
有一年,乡镇举办茶文化活动节。活动策划这项任务,领导直接交办给我们年轻人负责。活动不能单一、活动全面推广,按照这个思路,祭茶仪式、禅茶表演、茶叶集市、茶叶摄影展、茶叶品鉴会……十多项子活动应运而生,既传承了茶文化,又吸引了四方游客。那段时间,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们来茶园采茶、品茗,茶香成了旅游线上的灵魂。那是我与茶的第二次邂逅。
不久前,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会,伴着茶香、书香,感觉与茶的缘分在不知不觉间得到了升华。在这个采茶的季节,也是读书的季节,书友们坐在茶舍,一边啜茶,一边推荐有关茶的书籍、文章,分享自己的原创作品,当茶香与书香交织,浮躁的心渐渐沉淀,仿佛时光也在这杯茶中慢了下来。
书友陈老师是早些年南川电视台的播音员,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她用清雅的声音为我们推荐了唐代陆羽《茶经》一书。她谈到:“这是茶的入门书,读多了就通了,自带优雅的气质。”紧接着,宋徽宗的《大观茶论》,林清玄的《平常茶非常道》……
其实,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喝茶的时机,喝茶的对象,不在于精贵。这时候,我轻轻地把茶注入茶杯,一泡又一泡去喝,茶汤从苦涩转为回甘,舌尖的余韵恰似人生起伏。
茶席散了,茶渍在白瓷上留下地图。我数着杯底沉浮的茶叶,像在丈量那些被茶汤浸润的光阴。茶烟散尽,余香留心。
(作者系重庆市南川区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