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超越日本成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IMF:莫急,2026财年见分晓

版次:008    2025年05月28日

莫迪

“印度已正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当地时间5月25日,诸如《印度时报》《印度快报》等印媒援引印度政府最高公共政策智库“印度转型国家研究所”(NITI Aayog)的这一说法,纷纷关注报道。印度真的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了吗?经济学家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是2026财年才能见分晓,印度“开香槟”庆祝似乎早了点!

印度宣布成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未来两三年还会跃居第三

NITI Aayog是印度政府的最高公共政策智库,也是印度负责促进经济发展、培育合作联邦制的枢纽机构。该机构委员会由印度所有邦的首席部长、各直辖区的副督察等高官组成。在当地时间5月24日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NITI Aayog首席执行官苏布拉马尼亚姆表示,印度经济体量已增长至4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中国和德国,并已超过日本而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在现场,苏布拉马尼亚姆还援引IMF的数据加以证明。“就在我说话的时候,我们是第四大经济体。在我讲话的时候,我们是一个4万亿美元的经济体。”他认为,当前整体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对印度有利,并补充说:“只有美国、中国和德国(的经济体量)比印度大,如果我们坚持目前正在计划和考虑的事情,在未来两年半至三年内,我们将成为第三大经济体。”

2023年8月15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出席印度独立日庆祝仪式时向印度民众保证,未来五年,印度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中国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去年4月14日,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在新德里总部公布了名为“莫迪的承诺”的竞选宣言。在宣言发布会上,莫迪提出要在2047年使该国成为“发达国家”的愿景,他同时承诺增加社会支出、发展基础设施、将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中心等。

按照IMF的预测

印度在2026财年才会超越日本

苏布拉马尼亚姆的这番表态或许有点着急了。就在印度已开始“开香槟”庆祝之际,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泼了一盆冷水,尽管截至2024年,印度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已非常接近日本,但根据IMF目前的估计,印度仍略微落后,实现超越“有望”在今年发生。

根据IMF今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印度2025财年的GDP预计将达到3.909万亿美元,而日本2024日历年的GDP预计为4.026万亿美元。因此,印度目前仍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按照IMF的预测,印度预计在2026财年才会超越日本,届时其GDP将达4.187万亿美元,略高于日本2025日历年的4.186万亿美元。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至少要等两国今年全年完整数据统计后,才能作比较,毕竟两个数据之间的差距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IMF是以财年(当年4月至次年3月)为基础计算印度的GDP数据,而日本等一些国家则遵循日历年。这意味着,在IMF的统计体系中,印度的2024—25财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被标注为“2024年”,而印度政府官方则表述为“2025财年”。按照IMF的标注,印度GDP首次超越日本的时间预计将在“2025年”——这可能导致外界误以为印度已经完成超越,而实际上这一历史性超越要到2025—26财年结束后(即2026年3月)才可能真正实现。

数据显示印度仍属中低收入经济体

谈第四大经济体为时过早

外交部官网显示,2024财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55万亿美元,增长率9.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430美元,外汇储备为7046.9亿美元。截至2023年,印度人口数量约为14.4亿。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印度已稳居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之列。2021至2024年,其年均GDP增速分别高达9.7%,7.6%,9.2%和6.5%,远超多数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虽然印度总理莫迪曾豪言印度在2047年将成为发达国家,但是否晋级发达国家,取决于人均GDP的水平。一般认为,人均GDP在2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可以被称为发达国家。而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2021年印度的人均GDP为2256.6美元,印度依然属于中低收入经济体,即人均GDP在1086美元至4255美元之间。

经济学家表示,从数据上看,印度想要宣称自己是第四大经济体可能还为时过早,截至2024年,印度的GDP为3.90910万亿美元,仍低于日本的4.02621万亿美元。此外,想要实现第四大经济体的目标,印度需要保证其GDP在2026财年(自25年4月至26年3月末)增长6.2%,这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日益增加、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和特朗普关税威胁的大背景下,显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以美国为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美国的GDP增长率将在2025年放缓至1.8%,大幅低于此前预期的2.7%,并在2026年进一步放缓至1.7%。鉴于美国与印度之间尚未达成正式的贸易协议,关税风险将继续成为影响印度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推动印度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人口增长也在近几年看到放缓,印度的总和生育率目前接近于2.2,仅略高于达到世代更替目标的2.1,因此这也可能是印度高速发展的一个缓慢刹车信号。

据央视

新闻连接

刚刚输了空战的印度

批准“自研五代机”框架计划

5月7日,印度空军6架战机被巴基斯坦击落的新闻让全世界都惊呆了,被击落的战斗机包括法国的阵风、米格-29、幻影2000,连苏-30MKI都没能幸免,这让痛定思痛的印度决定制造更先进的战斗机。据路透社报道,5月27日,印度国防部表示,印国防部长已批准建造该国“最先进隐形战斗机”的框架计划。负责执行该项目的印度航空发展局,近期将邀请国防企业参与研发这款战机的原型机,根据设想,这款战机将是双引擎的第五代战斗机。

印度国防部的声明显示,印方将与一家印度国内企业合作开展隐形战斗机项目,此次投标将面向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开放,企业可单独投标,也可组建联合体投标。报道称,该项目对印度空军至关重要。目前,印度空军拥有31个战斗机中队,主要配备俄罗斯战机,此外还有法国“阵风”战斗机等机型。而其对手巴基斯坦的武器库中包含中国歼-10战机。当地时间5月9日深夜,巴基斯坦三军公共关系局(ISPR)主任艾哈迈德·谢里夫·乔杜里表示,在7日凌晨印巴空战中,巴空军以零战损击落印度5架战机,其中包括3架法制“阵风”、1架苏-30MKI及1架米格-29战机。

军事评论员认为,尽管在第五代战机上拥有相当大的“雄心壮志”,然而印度航空工业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撑这一梦想仍难以估计。历数印度的自主研制型号,HF-24“风神”的相对失败自不必说,2001年首飞的LCA“光辉”至今量产刚刚达到40架。同时,其航空工业部门还在并行研发多种完全不同的型号,如LCA“光辉”的Mk1A、Mk2、未来海军舰载机TEDBF等,这些也严重分散了本就不充足的印度航空研发力量。更何况其大部分子系统的国内供应尚属空白、存在相当的对外依赖度。虽然印度获取这些子系统的政治难度仍然不高,但不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供应链,显然也会加剧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于这一项目来说,印度官方的任何表态,在没有实际成果问世之前,仍然难以令人足够信服。

莫迪预告首款“印度造”芯片问世

印度半导体产业却举步维艰

印度正试图在半导体领域创造自己的“芯片神话”。印度总理莫迪23日宣布,印度首款“本土制造”芯片即将在该国东北部地区的半导体工厂下线。据美国科技媒体“Toms Hardware”报道,首款“印度制造”芯片将采用28nm工艺,原定于2024年12月发布,现已经推迟到2025年下半年发布。

印度政府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战略意图在于降低对进口芯片的依赖,并为“印度制造”战略提供支撑。2021年,印度联邦内阁批准“印度半导体计划”,拨款7600亿卢比支持国内半导体和显示器制造。2022年1月,相关支持计划正式落地,涵盖多个领域。此次进展由印度最大财团之一塔塔集团主导,其在阿萨姆邦建造的半导体组装和测试工厂投资额达2700亿卢比,预计将新增3万个就业岗位。

“我们的梦想是,世界上的每一台设备都将使用印度制造的芯片。”去年9月,莫迪重申了印度将不惜一切代价成为半导体强国的雄心。时至今日,印度的半导体产业发展之路依然充满挑战。就在莫迪宣布首款“印度制造”芯片即将诞生前不久,台积电已正式回绝印度政府建厂邀约。5月初,印度跨国IT技术公司卓豪计划投资7亿美元在卡纳塔克邦建造化合物半导体晶圆厂的项目也宣告流产。按照原计划,卓豪在印度南部投资7亿美元建造芯片工厂,并已为此筹备了大约1年时间。但他们最终遇到了一个关键问题:找不到合适的技术合作伙伴。今年年初,阿达尼集团和以色列Tower半导体的百亿美元项目也突然宣告停止,该项目原计划每月生产8万片晶圆,预计可解决5000人就业,项目停止对印度半导体产业的打击不言而喻。

据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