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2025年05月28日
□付娟
新买的裤子需要卷边,我找到最近的一家缝纫店。这是个临街的门面,开在行人必经之路。门头挂着“新潮时装定做”的招牌,屋里墙上挂着花花绿绿的面料,屋子当中有个工作台,上面除了几样缝纫工具,还有厚厚一摞时装杂志。
“这里做记号剪短?”女店主动作很快,询问的同时,手里的大剪刀已对准了画线的地方。“不不,这是做好后的长度。”我赶忙拦住她,好险,这一刀下去,只能穿九分裤了。女店主听完,放下剪刀,马上摆开了架势。然后,只听见“嗒嗒嗒”一阵缝纫机的声响之后,她把裤子递给我,然后一边坐回椅子,一边简单明了地说:“10块钱,扫门口二维码。”接着就头也不抬地刷起短视频。
然而这个简单的故事还有后续:这条新卷完边的裤子,第一次穿出门就发生了“还原”魔术——两边的裤脚先后开线,耷拉下来扫来扫去,还磨出了破洞。仔细一看,女店主偷工减料,只把裤脚往里一卷,草草缝上一圈就完工,实在是敷衍。
再找过去时,已是傍晚7点多,店门紧锁,女店主下班了。看我拿着裤子东张西望,路过的行人指点说:“后面还有一家缝纫店。”穿过楼房,找到这家名叫“惠民”的小店,只见店铺十分朴素,与新潮或华丽都不沾边。
也管不了这么多,这条裤子急需返工。在里屋找到一位老师傅,他接过裤子,仔细查看面料,再用手轻轻抚平,像是朋友之间打了个招呼。把裤脚对齐后放上工作台,然后拉出挂在台子上方的软尺测量。
“裤长113?个子在1.85米以上吧?”老师傅这是在复核尺码,一看就经验丰富。确认无误,老师傅画出完整细线,“咔嚓咔嚓”剪下裤脚,再次折叠两个裤腿,核对完全对称后,先拿熨斗烫平,然后用一台保养得亮光闪闪的锁边机仔细地锁上一圈,方才坐到缝纫机前。他双腿有节奏地踩着老式缝纫机的踏板,双手推拉着裤脚平稳地旋转,很快完成一条又平又直的缝线。接着,又缝出一条平行线,让裤脚更加平整,又用熨斗再熨了一遍。此时的裤子,就像没有经过改动,刚刚从生产线上下来的一样。
“老师傅,您手艺真不错!”我由衷赞叹。“哪里哪里,这是最基本的手艺,不能因为简单就随便应付!我干这行40年了,要对得起大家的信任!”付了6块钱,谢过老师傅,我却有些感慨,酒香也怕巷子深,到底还是女店主生意好,挣得多。
一个月后,再次经过那个地方,新潮缝纫店和女店主都不见了,那里变成了一家成衣店。老板站在矮凳上,正挥舞着一件衣服卖力地吆喝:“高档又时尚,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作者系重庆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