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藏“杀机”!这些东西别当成儿童节礼物送孩子

“三步识别法”帮你远离危险玩具,专家建议司法部门发出司法建议

版次:005    2025年05月28日

牙签弓

水精灵

指尖陀螺

电人玩具

笔枪

磁力珠

激光笔

近日,一名10岁男孩被自制“笔枪”射穿眼角膜引发关注。儿童针筒玩具可轻易刺穿生肉和西瓜藏隐患、用“迷你厨具”炒菜,三个孩子烧伤……近年来,危险玩具伤人事件不断,眼看六一儿童节将至,这些东西千万别当成礼物送!

凶猛“笔枪” 走红校园危害大

近一段时间,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了一些教大家制作“笔枪”的视频,3支普通的中性笔被拆解,重新组装后,一把迷你“笔枪”便完成了。“笔枪”开始在校园流行。

实际上,由“笔枪”引起的意外事故不在少数。

来自安徽淮南某学校的教师讲述,去年,在学校一间教室内,一名男生用自制的“笔枪”射出一根穿糖葫芦用的竹签,径直穿透了同学的作业本。

而尹先生的儿子与同学玩角色扮演游戏,嬉戏打闹之间突然遭到一名同学用“笔枪”对着眼睛弹射。“孩子左眼立刻出现流血症状。送往医院之后,医生诊断结果显示,眼角膜破裂,需要紧急实施眼角膜缝合手术。”尹先生介绍说,住院期间,他儿子的视力一度降至0.2,被评定为二级伤残。

提起这件事,尹先生至今仍然感到愤慨,虽然经过矫正之后,他儿子的视力已恢复到0.8或0.9,但成年以后随时都有青光眼伴发的可能性。

迷你“厨具” 炒个菜烧伤3个娃

湖北武汉今年发生了一起令人揪心的儿童意外伤害事件——年仅10岁的小萌过生日时收到一套标注“真煮真吃”的仿真迷你厨房玩具,其与两个弟弟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体验时,意外突发,打火机点燃灶台瞬间火势失控并蔓延,致使3个孩子均遭受不同程度烧伤。

快检查孩子周围

是否有这些隐患

笔枪

⚠️危害:

这种“笔枪”射程两米左右,可轻易击倒塑料瓶。

牙签弓

⚠️危害:

这种弩发射的牙签可以轻松射穿硬纸板;

如果把牙签换成金属针,则可以射入猪肉3~4厘米深。

指尖陀螺

⚠️危害:

尖头的指尖陀螺可轻易将蛋皮削破,甚至能够打碎蛋壳。

铅等重金属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等进入人体。如果指尖陀螺所含铅等重金属严重超标,儿童长期接触可能造成慢性铅中毒。

电人玩具

⚠️危害:

测试显示,电人玩具放电瞬间电压远超220V。

患有心脏病的人以及小孩,最好远离此类玩具,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水精灵

⚠️危害:

由于颜色鲜艳,年龄较小的儿童很可能会误作为糖果而吞入,危及生命安全。

此外,若水精灵的碎片黏附在手指上,用手揉眼时,这些碎片还会划伤眼球,导致感染甚至失明。

磁力珠

⚠️危害:

如果儿童误吞下小磁石和其他金属物体,它们可能会互相吸住,造成肠阻塞或穿孔。

如果磁力珠材质不合格,重金属含量超标,可能影响身体健康。

激光笔

⚠️危害:

当激光照射眼睛时,视网膜会吸收光的能量,对上皮层形成损伤,造成眼睛水肿、视力下降。

一旦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伤害,就是永久性、不可逆转的。

声音

有安全隐患的“三无”产品

为何能线上销售?

这些具有安全隐患的“三无”产品,为何会被包装成儿童玩具堂而皇之地在网络购物平台销售呢?又该如何监管?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朱巍:第一个原因虽然提出异议,比如说监管部门,但是对相关的产品没有作出定性的处罚。第二,对这个产品本身来讲,包括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其实都没有对这个产品本身的性质,包括产品能不能生产,适合几岁孩童玩,对这个问题作出定性。目前相关的管理部门没有定性之前,平台方很难去做到普遍性的处理。

专家表示,如果想让这类针筒玩具在网络平台禁售,还需要相关部门给予定性。

朱巍: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能不能按照产品质量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规定,对这个产品作出一个定性的处罚?那么这个处罚一旦作出,互联网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应当依法下架相关的产品。如果是已经造成了损害,比如说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发现此类案件不是个案,可能是一个普遍性的现象,完全可以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向互联网平台发出司法建议,司法建议也应当把它认定是对事情性质的一种最终认定。

“三步识别法”

远离危险玩具

1️查标识

认准“3C认证”“GB6675”安全标准;

到信誉良好、证照齐全的正规商家购买;

避免购买“三无”产品,即无厂名、厂址、产品合格证的玩具。

2️摸闻看

仔细查看玩具包装上的标签标识,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厂址、主要材质成分、警示说明、产品合格证等。

用手触摸玩具表面,确保无尖角、毛刺、锐边,避免划伤孩子皮肤。对于有小配件的玩具,轻揪一下,看配件是否牢固,以防孩子误食。检查玩具的各种传动装置,如玩具车的齿轮、链条等,应遮蔽在外壳里面,不能有缝隙,防止夹伤手指。

避免购买颜色过于鲜艳、有刺鼻气味的玩具。

3️查年龄

根据产品标注的适用年龄段选购。

转发给身边的家长,让孩子远离危险玩具。

据央视新闻、法治日报等

说法

孩子意外受伤谁担责?

法官以案释法

孩子参加文体活动,难免发生磕磕碰碰,意外受伤谁担责?“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以案说法提供维权指导。

北京某校初三学生曾某在参加班级活动游戏项目时,因自身旋转摔倒并磕伤牙齿。班主任第一时间将其送至学校医务室并联系了家长。曾某随后被送至医院,诊断为一颗牙齿牙髓坏死。事后,该学校给付曾某相关费用3000元。但因协商后续赔偿未果,曾某将学校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治疗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6万余元。

曾某一方表示,教室活动空间不大且地面光滑,游戏本身存在一定危险性;学校没有在游戏前及进行过程中安排相应的安全教育及防范措施,应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但法院审理认为,该活动由班干部和学生参与设计,曾某自愿报名参加,设置的游戏环节与曾某的年龄、心智及身体状况相匹配。学校在事前的活动准备环节及事后的救治环节中已尽到相应教育及管理职责,曾某自己意外摔倒受伤,学校对此并无过错,故法院对其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文体活动存在各种意外状况,如何认定各方责任?

北京三中院民一庭庭长陈晓东表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在自甘风险活动中,受害人明知活动存在风险仍然自愿参加,自行承担可能发生的损害后果。其他参加者仅在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情况下才承担侵权责任;活动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以另一起纠纷为例,15岁的龚某在顺义某搏击俱乐部训练时,被搭档方某踢伤隐私部位,经司法鉴定为十级伤残。龚某将方某及俱乐部诉至法院,要求二者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0万元。法院一审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龚某不服判决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审理认为,搏击训练是一项竞技体育运动,参训及培训人员应负更高的安全注意义务。方某在与龚某进行训练时未能尽到审慎注意义务等要求,俱乐部未能尽到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合理安全安排训练、对学员及时专业指导、保障学员免受伤害等义务,维持一审关于方某承担70%责任、俱乐部承担30%责任的认定,精神损害抚慰金调整为2万元,加上残疾赔偿金共计20万余元。

意外伤害一旦发生,怎样才能正确维权?

陈晓东表示,监护人首先要与有关方面协商沟通,如协商不成,可以通过诉讼渠道解决。提起诉讼时,要注意及时保留活动过程的照片、监控录像等音视频证据;受伤后就医的,还应当保留好相关病历材料及费用票据,以便责任认定。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