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细节值得点赞
版次:004 2025年06月30日
渝厦高铁的新列车
车厢内部
6月27日上午10点03分,渝厦高铁重庆段首班列车开行,车次为G8699。记者随车体验,发现这列高铁有多个地方设计更加人性化,值得点赞。
1 新列车新技术
司机李健向记者介绍,首发列车用的是国内最先进的动车组CR400AF-S,为最新型复兴号动车组。他介绍,该车型在乘车空间、空调系统、行李架设置、车厢照明、无障碍设施等方面做了改善,采用了降噪内风挡、新型地板和墙板减震器,有效降低车内噪声,旅客乘坐感觉更加平稳、安静,“驾驶更加平稳,操作也更加智能。”从记者亲身体验来看,在发车前,站台上举行了发车仪式,有扩音器有掌声,但车厢内基本没听到声音。
2 车厢人均面积更大
记者在车上看到,CR400AF-S可以看作复兴号动车组的升级版。列车有8节车厢,定员由578人增至619人,增加了二等座席位数量,每个车厢由18排增加到19排。但由于把原来放在车厢内的一些设备放到了车底下,车厢容积变得更大,大件行李架容量增加一倍,人均面积也更大。
3 每座可同时充手机和电脑
手机充电是出行的大事,在这一点上该列车的设计相当人性化。每个座椅的后背上有一个5伏2.1安的USB接口,每两个座椅下还有一个插座面板,上面有五孔(一个三孔、一个两孔)220伏交流电插口,一个USB插口和一个TYPE-C插口。也就是说,每个座位能分到一个220伏插口,两个5伏USB插口(或一个USB一个TYPE-C插口),可以同时充两个手机,一个笔记本电脑,实现用电无忧。
4 座椅更加舒适
记者坐的是二等座,车内的座椅布局是一排五座,一边三个一边两个,中间是过道。座椅采用布质面料,后背上有一个小桌板,看上去跟飞机航空座椅有些类似,但无论舒适度、宽敞度都比飞机座椅强得多。前排和后排间距增加至102公分,普通身高的人腿能伸直到一个比较舒服的程度。加上后背倾倒幅度较大,休息小憩体验感更好。
5 车上设有爱心箱
记者看到,每节车厢里设有一个爱心箱,里面有多种常用物品。比如擦鞋巾、去渍笔、卫生巾、老花眼镜、三口充电器、手机支架、针线盒、后脚跟贴、备用纽扣等,可以应对多种场景。
6 增加残疾人车厢
列车设置了残疾人车厢,增加盲文标识,车厢内每个座椅扶手处都设有“盲文座位号提示”,在车厢门口、卫生间内等都设置了车厢布局盲文导图。
7 车上提供六种套餐
车上餐食也是乘客关注的重点之一。记者看到,餐车采用了开放式吧台,车上提供六种套餐,最便宜的是25元的地三鲜便当饭,然后是30元的鱼香肉丝滑蛋便当饭,30元的咖喱猪排卤蛋便当饭,39元的黄焖鸡套餐,49元的冬阴功肥牛套餐,49元的川式回锅肉套餐。从39元档往上都是套餐,搭配了两荤一素。此外,车上还售卖各种零食饮料。
8 350公里时速
渝厦高铁重庆段设计时速是350公里,从记者乘坐的首班车情况看,10点03分从东站出发,18分钟到南川北站,从南川23分钟抵达武隆南站,25分钟从武隆跑到黔江,除去中间的起步阶段和减速阶段,最高时速349公里。车上乘坐了多名参加渝厦高铁建设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代表。他们感慨地说,5年的建设,不到5分钟就通过了。事实上,以这条线上最长的隧道白马山隧道为例,长13.4公里,工人们奋战了3年多,也不过3分钟就开过去了。
9 “三花合一”的制服
首发列车的乘务组命名为“山海情”,制服以“三花合一”为设计理念,将成都市花芙蓉、重庆市花山茶、贵阳市花紫薇巧妙融合,女乘务员的花瓣形马甲剪裁精致,搭配绣有山茶花与中式缠枝纹的丝巾,尽显东方美学韵味。首发列车长何丹向记者展示了她的制服,裁剪合身得体,展露曼妙身姿。
10 司机出自大师工作室
本次列车的司机李健是重庆机务段首批五星司机、秦国治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核心成员,他拥有25年300余万公里的动车驾驶经历,5500余趟的安全行驶纪录,积攒了宝贵的经验。但面对渝厦高铁重庆段的30‰极限坡道(相当于1000米水平距离爬升30米)和密集的桥隧群,他们依然不敢放松,从3月8日开始,组成16人的司机调试组,在3个多月时间里,他们实地勘测了每一处弯道和坡道,确保以后的行车安全。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