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原因,褐斑白蚕蛾侵袭小叶榕 ○提前落叶,不给害虫提供充足食物 ○科学防治,将在一个月后再次发芽

小叶榕为啥大量掉叶子?舍车保帅

版次:001    2025年07月03日

小叶榕,也叫榕树,是山城重要的园林景观植物,因其四季常绿、树型美观,深受大家喜爱。最近这几天,细心的网友发现,有些地方的小叶榕好像生病了,大量掉叶子,而且掉落的叶子上面还有明显的褐色斑纹。

这是怎么回事呢?7月1日和2日,重庆晨报记者现场进行了走访、调查,为大家解开心中的疑惑。

现象 多个小区小叶榕大量落叶

“前天晚上下了雨,早上起来就发现掉了很多叶子,当时还以为是雨打下来的,就没有在意。”家住九龙坡区朵力名都小区的宋先生说,昨天早上出门时发现清洁工在清扫小叶榕的叶子,下午回来发现地上又掉了厚厚一层落叶。清洁工告诉他,白天要清扫三次以上,但是还赶不上落叶的速度。

记者发现,宋先生邻居停在树下的轿车,车顶上覆盖了厚厚一层绿色的落叶。“按理说叶子黄了才掉呀,但是这些叶子全是绿色的,估计是虫害。”宋先生随手捡起几片叶子观察后发现,这些叶子大多是残缺的,在阴凉的地方抬头望,可以发现空中悬挂着很多像幼蚕一样的小虫。

在江北区兰溪小区,这样的情形也让清洁工人叫苦不迭,他们不得不一次次地重复清扫,工作量比平常大了好几倍。这些叶子不仅清扫起来特别费力,一些居民反映树上的虫子偶尔还会掉到路人身上,有点吓人。

此外,在中心城区多个小区均出现类似情况,在一些低矮的树下,居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些小虫子在叶片上爬行。

释疑 天气因素导致病虫害发生

随后,记者带着疑问找到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向见。

“高温高湿的天气环境是诱发虫害的主因。”向见表示,这次造成落叶的害虫——褐斑白蚕蛾,是一种植食性害虫,它只吃植物叶片,没有锋利的口器和爪子,市民只要避免接触即可。重庆行道树主要栽培的小叶榕和黄葛树,都是它的典型寄主,其第三代幼虫危害高峰期集中于每年7月。小叶榕之所以大面积掉叶,正是受到了病虫害的影响。

早在6月初,该院就在市城市管理局的指导下向各区县相关部门发布了预警信息,让养管责任单位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根据近几天的监测发现,这次有些小叶榕的叶片只是被害虫吃了一部分就大量掉落,是因为害虫的突然侵袭触发了小叶榕自身的防御机制,在植物体内加速合成脱落酸等激素,这些激素一方面抑制了害虫的消化,另一方面也促使叶片提前脱落。这种落叶现象其实是植物本身的一种抵御有害侵袭的保护机制,类似于大家下象棋时经常所说的“舍车保帅”。如果没有这种保护机制,小叶榕仍旧不停地给叶片供给营养,给害虫提供充足的食物,最后成功地把害虫们养大,继续产卵、繁殖,反而会危害更多的植物。

支招 褐斑白蚕蛾的防治处方

据了解,各区园林主管部门根据预警信息做好了防范工作,这些防范措施秉承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生态优先的科学理念。在防治措施上,更多的是采取人工摘除、灯光诱杀、生物制剂等对环境友好无污染的技术手段。

当这些手段无法阻挡虫害发生时,相关部门也会及时喷洒农药。据专家介绍,幼虫期为最佳防治阶段,可在2~3龄幼虫期采用菊酯类药品进行全面喷洒,在4~5龄幼虫期可采用菊酯类、辛硫磷等多种化学药品进行混合防治,严重区域可每隔5~7天施药一次。

科学防治后,小叶榕将在一个月后再次发芽。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