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一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
版次:007 2025年07月07日
7月5日,在西安市中心医院等检查结果的患儿及家长。
褐石培心幼儿园
幼儿园门口张贴的“麦积区幼儿园责任督学公告”
天水一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
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官方通报,7月1日,当地查获一起某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血铅异常案件。目前,对血铅异常幼儿的医治和营养干预、心理疏导等工作正在科学有序进行,已对涉事幼儿园负责人立案侦查。对负有监管责任的相关部门将严肃追责。其他相关调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涉事幼儿园系私立幼儿园
7月5日,经了解,很多家长已带着孩子入住了西安市中心医院儿科,一位在这里陪孩子治疗的家长说,这几天已陆续入住了几十名血铅异常的孩子,均来自褐石培心幼儿园,医院为此已临时增加了一些床位。
一位家长称,家长们将孩子血铅异常的矛头指向学校,是因为有家长同时带家里两个孩子去检测,结果只有上幼儿园的孩子出现血铅异常。当地相关部门证实,涉事幼儿园是一家私立幼儿园,但对方未就此事件透露更多情况。
天眼查信息显示,该幼儿园成立于2022年,业务范围是“日托制学前教育”,注册资金50万元。此外,该幼儿园在2022年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27年,发证机构为麦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初判两种食物添加剂超标
目前,甘肃天水一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有了进一步消息:据多位家长提供的现场录音、视频证实,当地有关部门曾于7月3日向家长通报,初步判断幼儿园提供的三色枣发糕、玉米肠卷添加剂超标。而这些食物,不仅供幼儿园孩子食用,幼儿园的老师也一同与孩子们在幼儿园就餐。
7月5日,褐石培心幼儿园一位老师称,该幼儿园老师也进行了血铅检测,另有几位幼儿园老师的孩子也在该幼儿园,目前均做了检测,尚未出结果。
一位曾参加麦积区举行的情况通报会的家长称,有负责人明确表示“当地检测一个班一个班地进行,老师也要检查”。
老师出现过头晕、恶心症状
7月5日下午,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一名老师称,7月1日,学校方面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了身体检查工作,进行了抽血化验。两天后,他们又去了西安当地的医院进行抽血化验等检查。但目前,两次检查均未出结果。“今天给我们打电话通知结果,但还没打,我们也不知道啥情况。”该老师说,在校内,她们一直是和孩子们一同吃饭。据她回忆,大约在半个月前,她出现过头晕、恶心的症状,身边也有个别同事有类似反应,不过大家都没有过于关注,以为是生理期反应。
同时,该老师证实,多名老师的孩子也在该幼儿园就读,但她不清楚这些老师是否带孩子去外地做进一步检查。不过,另一位家长称,据他所知“至少有一位老师带着孩子到西安,同孩子一起做了检查,但还没出结果”,这位家长出示的他与老师的交流信息中得知,这位老师的孩子在天水检测结果被告知不到20ug/L,属于安全范围,“这个数据我肯定不放心。”这位老师说,于是带孩子去了西安,老师本人也同步做了检查。
记者走访
家长面容焦虑
“我们现在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7月4日上午10时许,西安市中心医院住院部,在楼道里便能听到幼儿的哭声。记者询问其家长幼儿是否出现身体不适,该家长面容憔悴称,“孩子血管细又怕针,扎针时难免哭闹。”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几位家长,对方对于“甘肃天水”的话题很是谨慎,多次核对记者身份,但均未透露具体情况。
4日下午,一位患儿家长称,因近两日媒体报道了此事,天水麦积区委派了工作人员前来陪诊,因此家长们都不愿再多说,“我们现在只想给孩子把病看好,已经没有精力再关注另外的事情了。”“我们现在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检测结果不同
“天水检测值16.384,西安为361”
7月5日上午,记者在社交媒体上联系到一位愿意配合采访的家长,当日上午10时许,记者再次来到西安市中心医院北区儿童住院部进行走访。
家长介绍,7月3日,19名家长带孩子从天水赶到西安进行检查,而当天所有前来检查的孩子都被要求住院治疗。为何远赴西安就医?该家长表示:“不少孩子在天水的检查结果被告知正常,但都没有拿到正式检验单,只是电话或短信通知,家长们对结果不放心,才决定跨省治疗。”
根据家长提供的图片资料,7月4日上午11时左右,天水方面曾发送短信告知其孩子血铅检测值为“16.384μg/L”。然而,西安市中心医院于同日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该患儿血铅值高达“361μg/L”,远超正常参考范围0~100μg/L,两地检测结果相差约20倍。
这19名家长发现孩子的检测结果异常后,越来越多的孩子家长带着孩子前往西安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这两天儿科住院部几乎都是我们天水褐石培心幼儿园来的孩子,现在病房床位不够,只能在楼道加床,今天陆续还有家长带孩子来西安中心医院进行检查”,家长补充道。
官方回应
结果仍未披露
“幼儿能接触到的所有物品都已送检”
7月5日,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工作人员透露,目前送检的物品仍未出结果,结果何时能出也无法告知,“相关部门对此事件高度重视,已派了专家组驻天水来帮助涉事的幼儿进行康复治疗,但检验需要时间,具体情况还是得以通报为准。”
对于家长们提及孩子日常食品颜色丰富及网传铅霜的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送检部门已将200余种物品送至检验,“不仅是食物,孩子们日常能接触到的所有物品,包括书本、玩具等都已在检测中,具体情况还需家长等待官方通报。”她说
评论
调查血铅异常事件 先从公布“毒源”开始
没有比伤及幼儿,更让社会神伤的了。
医学研究表明,儿童血铅超标可能引发一系列身体和神经系统异常,严重者可能出现智力发育迟缓、贫血、肝肾功能受损、癫痫发作乃至脑病。其危害不可小觑,所以当地也紧急推出善后措施:200多份检测样本送至甘肃省疾控部门复检;相关专家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快速开展流调溯源、医疗保障及调查处置等工作。不过,目前盘桓在家长及公众心头的最大疑问是,到底违规添加了什么东西?“家长暂未收到检测报告,也不知到底违规使用了什么添加剂。”
在此背景下,要止损、倒查、追责,就必须以权威调查给出一个添加剂溜进幼儿园、流向餐桌饭碗的明晰图示。至少要查清楚,它是从何时混入幼儿园的,是师生皆受其害,还是只针对孩子营养餐?是管理不严的无意为之,还是有人主动作恶?背后是否存在见不得光的交易?有多少孩子受到影响,后续治疗救济方案是怎样的?
“对负有监管责任的相关部门将严肃追责”,当地的事后表态是必要的,但决心与力度如何,人们更期待看到惩办的具体行动。无论如何,事关幼儿身体健康,家长与社会公众都需要一个确切的交代。类似事件让人痛心,但如何防止和避免,不能总被动于事后灭火。
保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必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只有执法严格,食材加工、运输储存、销售使用等各环节都符合标准,才可以安心上桌入口。这应该成为食品安全坚不可破的底线。反过来,这次事件出现后,超标来源不明的“迟滞”回应,是否说明日常监管处于缺失边缘?按图索骥的“毒源”分析咋还慢半拍?是哪一环出了问题,还是每一环都有松懈?是否还有分段监管、职能交叉、责任不清的九龙治水困境需要正视?某种程度上,“血铅异常”背后的这些治理问题更值得有关部门复盘与反思。
事件回顾
幼儿园260名幼儿 血铅超标 部分幼儿已赴西安治疗
2025年7月1日,甘肃天水市麦积区根据群众举报,对辖区私立“褐石培心幼儿园”立案调查。
据媒体报道,该园260名幼儿中,多人出现长期脱发、流鼻血、牙龈黑斑、厌食呕吐等症状,此前曾被误诊为“脾胃虚弱”。6月下旬,家长带幼儿赴省级医院检查,确认血铅异常超标,最高值达400μg/L(超标3倍)。
7月3日,涉事幼儿园已关停,相关部门已查封食物留样并送省疾控中心复检,当地成立工作组开展流调溯源。同日,19名幼儿已跨省赴陕西西安治疗。
本报综合大河报、澎湃新闻、红星新闻、大风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