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08 2025年07月14日
沙坪坝区名校联合中学校初二年级2班 周添祎 指导老师:何北南思
从小在书香的熏陶下,富含文化内涵的景点一直令我着迷。中国古代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最让我魂牵梦萦。《沁园春·长沙》的激昂诗句触动着我对于追寻伟人足迹的渴望,伴着这些期冀,我来到长沙,一采其韵。
在明媚晨阳洒满青石幽径时,我来到了岳麓书院。踏入书院的瞬间,千年时光的褶皱在青石板上悄然舒展。这座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的学府,以“潇湘洙泗”之姿静卧岳麓山脚,雕镂间流淌着理学之繁荣。身旁棵棵古樟见证过朱熹与张栻间“朱张会讲”的思想激辩。大门的两侧,刻下“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格言;分立在汉白玉抱鼓石上的“三狮戏球”与“梅兰竹菊”浮雕,仿佛在诉说着书院八百年弦歌不辍的传奇。
漫步御书楼前,檐角铜铃轻响,仿佛在唤醒典籍中字字珠玑的至理。我立于书院园林曲径,看湘水北去,衡云南来,忽懂得了为何王夫之于此著书立说,曾国藩于此砥砺气节。在那些青砖墙垣间,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更流淌着“整齐严肃”的治学精神与“通时务晓事理”的经世情怀。
日光褪去了热烈,于夕阳微沉之时,我离开岳麓书院里爱晚亭清雅的荷花池,来到长沙的标志性名胜——橘子洲头。晚风从湘江上空吹拂而来。从天边远眺,漫漫江水上有如浮光跃金,庄重又静谧。游船沿着橘子洲的边缘缓缓行驶,那尊宏伟的毛主席像渐渐展现在眼前。
火红的夕阳为大理石铸成的雕像披上了一层金黄。坚毅平滑的大理石复刻出青年时期的毛主席当故地重游时情景。他乌黑茂密的鬓发一侧紧贴着脸颊,一侧向右飘拂,仿佛湘江上猎猎的江风拂过他的脸庞;他饱满的额下,一对剑眉微微蹙起;一双星目,炯炯有神,凝视东方那轮融化于江水中的夕阳。石像的周围,郁郁葱葱的林木将他紧紧环绕。他是否心中明了,在《沁园春·长沙》写后二十四年,东方雄狮以沉浑吼声宣誓中华民族的崛起?“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那时是否心潮澎湃,才得以写下流芳至今的豪迈诗篇?
漫步岳麓书院,千年文脉在青砖黛瓦间流淌;驻足橘子洲头,青春意气在滔滔江水中激荡。从“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学府底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伟人豪情,长沙这片土地上始终闪耀着文化的脉络与理想的光芒。长沙的韵,韵在它流芳的书香,韵在它承载的厚重历史文化。长沙采韵之美,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