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子叶粑粑

版次:011    2025年07月14日

□李星

初次吃桐子叶粑粑还是10岁左右在乡下的时候,这种带着浓郁地方特色的美食一直是我舌尖上的眷恋和心头的温暖慰藉。

我家有吃桐子叶粑粑的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每当玉米成熟的季节,山坡上漫山遍野的桐子树结出青涩的果实的时候,桐子叶正是生长得茂密宽大翠绿的时候,站在树下就能闻到叶子的独特清香味。在制作桐子叶粑粑的过程中,桐子叶的选择至关重要和讲究,一般选用树枝顶端鲜嫩、宽大的桐子叶,这种向阳而生的叶子,无虫眼且很大。叶子翠绿厚实,包的时候不易坏。

桐子叶粑粑以鲜嫩的玉米为主要原料,搭配上桐子叶的清香味,经过巧妙的发酵制作工艺,成为了一道口感软糯、香甜可口的美味佳肴。制作桐子叶粑粑的过程比较繁琐,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技巧。首先,要选用最好的玉米品种,将鲜嫩的玉米棒子采摘回来后及时将颗粒掰下来磨成细浆,那时候乡下一般用石磨盘磨玉米。玉米粒被倒入石磨中,由一人缓缓推动磨盘,在磨的时候要不断地加入适量的井水,随着声响,白色的玉米浆如瀑布一样涌出,其实这时候已能闻到淡淡的玉米甜香。将玉米浆搅拌均匀进行发酵,30分钟就成了面糊,发酵的时候放点糖精提高甜味。接着将桐子叶洗净捞出,然后等蒸笼上气后就开始包桐子叶粑粑了。我家一般是母亲主导做这些事,只见母亲先将勺子和叶子打湿水,母亲说这样就不会沾面糊了,将一片桐子叶平摊在手掌心,用手两边对折,再用勺子取适量的面糊放在桐子叶上用手轻轻按压颤动,这样使面糊均匀地分布成三角形,等把玉米糊包裹得严严实实后,整齐地摆放在蒸笼里,最后蒸熟即可。

蒸熟后的桐子叶粑粑,散发着淡淡的桐子叶清香,让人垂涎欲滴。此时桐子叶粑粑已变成金黄的颜色,叶子与面糊紧密贴合融为一体。我小心拿起一个,轻轻剥开叶子,玉米糊早已凝固成软糯的三角形,上面的桐子叶纹理清晰可见。我猛地咬上一口,软糯的口感瞬间传遍口腔,甜而不腻,那滋味将人间烟火的醇厚底蕴具象化了。

小时候在家乡,桐子叶粑粑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到初夏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桐子叶粑粑,与家人一起分享这份美味,邻里之间也会相互赠送桐子叶粑粑并交流技术,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乡情。而现在,进城多年的我很久都没有自己做桐子叶粑粑了,乡下的桐子树正在逐步消失,桐子叶也不好找了,石磨也不好找了。季节一到母亲经常提起,我只好到市场特色小吃店买几个回来尝尝味道。只要见到桐子叶粑粑就会想起家乡,想起小院里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美好时光。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桐子叶粑粑已经不再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主角了,但它依然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记忆中。每当回忆起儿时的味道,那淡淡的桐子叶清香便会在心头萦绕,让人感受到那份纯真和美好。那是故乡的味道,是童年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无论我身在何处,对桐子叶粑粑的眷恋和思念都将永远伴随着我,成为我心中最温暖的那一抹无法忘怀的乡愁。

(作者系重庆市开州区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