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02 2025年07月16日
▲市民和环卫工人在调度室外喝消暑饮料
▲驾驶员在培训高温下安全驾驶
昨日,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局、重庆市气象局联合发布今夏首个高温健康风险预警。预计到7月17日20时,重庆大部地区高温健康风险较高,其中长江沿线区县高温健康风险高。请公众及时关注预警信息变化,保持室内凉爽,避开高温时段外出,减少户外活动,保证充足饮水。老人、孕妇、儿童、慢性病患者加强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高温防暑请做到以下6点
①保持室内凉爽:使用降温设备调节环境温度,室内温度保持于26~27℃最佳,适时开窗通风,使用遮阳帘减少阳光直射。
②避开烈日时段外出:10:00~16:00尽量不出门,如必须在户外工作或运动,尽量缩短连续暴露在烈日下的时间。
③注意防晒:穿浅色宽松棉麻衫,涂抹防晒霜,戴遮阳帽和太阳镜,尽量待在阴凉处。
④及时补充水分:口渴已经是身体明显缺水的信号!建议每隔15~20分钟就喝几口温水,每次约100毫升左右。出汗较多时可适当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或淡盐水(在1升水中加入约半茶匙盐),以补充随汗液流失的钠、钾等矿物质,避免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
⑤关注身体状况:体温高于正常时可使用冷水、冰袋、冰毛巾或沐浴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出现头晕、乏力、多汗、心悸、皮肤灼热等身体不适时,使用解暑药品。
⑥及时就医;保持通讯畅通,如有紧急情况,及时寻求帮助。
天气预报
16日白天,重庆各地多云到晴,午后局地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2~42℃;中心城区:晴间多云,气温31~40℃。
16日夜间到17日白天,重庆各地多云到晴,东北部部分地区午后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3~42℃;中心城区:晴间多云,气温31~41℃。
17日夜间到18日白天,重庆各地多云到晴,东部部分地区午后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2~41℃;中心城区:晴间多云,气温32~41℃。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石亨
老荫茶+酸梅汤 公交调度室变“爱心驿站”
7月15日上午11时30分,重庆市气象台拉响高温红色预警:我市部分地区海拔400米以下区域,日最高气温飙升至40~42℃。为确保广大市民平安出行,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公交西部分公司不仅把公交调度室变成沁人心脾的“爱心驿站”,还开展专项安全强化培训,提升驾驶员安全技能与风险防范意识,全力筑牢暑运安全生命线。
两个大桶送清凉
在九龙坡区六店小区——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公交西部分公司七分部827、837线路的起点站,一个小小的公交调度室化身为沁人心脾的“爱心驿站”,为候车乘客和周边户外劳动者撑起了一片难得的清凉。
记者在调度室门口看到两个大桶,一桶是重庆人消暑必备的深褐色“老荫茶”,另一桶是“酸梅汤”,旁边还整齐放着一叠一次性纸杯。“天气太热了,喝杯水解解暑吧!”站务员李军热情地招呼着来乘凉喝水的市民。
调度室里还配有饮水设备,随时可接温开水;微波炉方便热饭;医药箱里备有藿香正气液、风油精等应急防暑药品;电风扇辅助送风;报刊书籍供人阅读解闷……让人感到非常温馨。
延伸服务回馈市民
为何要在本就繁忙的调度室空间里开辟这样一处“爱心驿站”?线路相关负责人道出了初衷:“六店小区站点平日客流量就不小,即便面对40℃的极端高温,依然有许多市民需要公交出行。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者,我们不仅要保障线路安全运行,更希望能主动延伸服务,回馈市民。”
将调度室的部分空间和资源开放共享,精心准备解暑饮品、完善便民设施,正是重庆公交在酷暑下践行“为民服务”理念的暖心举措。这个小小的“变身”,让炎炎夏日多了一处触手可及的清凉与关怀,显著提升了乘客和市民对公交服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这间公交调度室里的一杯老荫茶、一丝清凉风、一张休息椅、一句暖心话,汇聚成一股抚慰人心的“清凉力量”,无声地诠释着:重庆,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开展专项安全强化培训
面对酷暑考验,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公交西部分公司三分部于7月集中开展专项安全强化培训。培训现场,安全值班长通过典型事故视频警示风险,直击高温下驾驶员易困倦、分神等问题;并结合案例剖析了高温致车辆性能下降、暴雨影响路况、特定时段易疲劳、复杂路况分心等夏季特有风险点,并传授预防疲劳的“六不准”(不准熬夜、不准空腹开车、不准连续驾驶超4小时、不准服用易瞌睡药物、不准强撑疲劳驾驶、不准开情绪车)及克服分神的“专注四法”(提前规划路线、避免与乘客长时间交谈、不碰手机、复杂路段加倍警惕)。“这次培训,不仅我们驾驶员要学,家属也要签字!”一位驾驶员拿着刚下发的《疲劳驾驶危害告知书》笑着说,这是三分部此次暑运安全战的创新之举。
针对高温特点,分部强化应急实操演练:模拟高温环境下车辆爆胎处置,强调 “紧握方向、缓踩刹车、靠边停车、警示后方”要诀;模拟暴雨积水路段,训练水深判断、匀速通过及熄火后疏散流程。同时增加车辆日常检查(轮胎、刹车、空调等)的培训与考核频次,要求驾驶员落实出车前、行驶中、收车后检查,确保车辆状态良好。
西部分公司三分部负责人表示:“‘战高温,保安全’是贯穿整个暑运的核心任务。我们将持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驾驶员状态,动态调整强化安全措施,加大路检路查和监控抽查力度,对任何触碰安全红线的行为‘零容忍’,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实的举措,确保暑运期间公交运营安全、平稳、有序,为市民乘客筑牢坚实的出行安全防线!”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郑三波
受访单位供图
“大渝治火”送教实训 72名骨干淬炼防火硬功
“假设火势突然转向,风向变化导致蔓延加速,作为指挥员,你会如何调整战术?”在《森林火灾扑救组织指挥和安全》课程上,教官向参训人员抛出一个实战化问题。重庆已经进入夏季森林防火期,7月10日至11日,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市应急管理局抽调国家森林消防重庆机动队伍、市应急管理局航空救援总队和专业救援总队、内部相关处室组成“教官团”,在国家安监实训西南基地开展“大渝治火”重庆中心城区送教实训。
此次培训对象为重庆中心城区涉林9区(北碚区、沙坪坝区、巴南区、南岸区、渝北区、江北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高新区)分管局领导及科长、专业救援支队业务骨干,总计72名参训人员。一名救援队员在交流研讨时坦言,“这次培训的课程设置非常贴近实际,从火场指挥到战术配合都进行了系统演练,特别是教官们分享的实战案例和经验,让我们对火场应急处置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确实受益匪浅。”
今年6月以来,根据全市部署安排,市级教官团已累计开展4轮送教实训,覆盖全市39个区县,参训人员达400余人次。培训通过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方式,着重提升基层队伍的扑救指挥水平、单兵作战能力和班组协同作战能力,同时规范各级森防指办公室工作机制和指挥部运行机制。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 摄影报道
致灾天气数智预报 我市建重点实验室
7月14日,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发文认定了2025年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致灾天气数智融合预报预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榜上有名。该实验室由重庆市气象局与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共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王斌研究员任主任,中国工程院宋君强、沈学顺院士任学术委员会正、副主任,将聚焦智能技术在暴雨、高温等致灾天气精准预报中的应用,助力超大城市防灾减灾。
这个重点实验室就是要把“数值预报”和“人工智能”结合起来。数值预报是用复杂的物理模型算天气,人工智能则能快速处理海量数据,两者结合就能更精准、更快地预测极端天气。比如重庆地形复杂,山多雾多,给天气预报添了不少难度。重点实验室会重点解决这些问题:怎么整合卫星、雷达等观测数据,让预报模型更准;怎么用人工智能提升计算效率,更快给出暴雨、高温等预警;还有重庆的极端天气为啥容易引发内涝、山洪,怎么提前预判这些风险。
实验室将攻关高分辨率区域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核心技术,助力西部(重庆)科学城完善“算力支撑—智能应用—产业升级—城市治理”创新链条,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注入数智动力,推动气象灾害防御自主可控,促进数智技术应用升级,服务超大城市治理。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