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体育博物馆明日开门迎客——
版次:006 2025年07月16日
展厅
李雪芮的奥运金牌
7月17日,筹备三年多的重庆体育博物馆将迎来开馆。尽管重庆作为直辖市只有28年的历史,但重庆体育有记录的历史已超百年。一万多件藏品,那些泛着岁月光泽的奖牌、定格热血瞬间的老照片,有的藏着逆风翻盘的超燃故事,凝聚着整座城市的呐喊;有的记录了坚韧不拔的励志时光,展现了城市精神的特质。
六大展区记录重庆体育足迹
重庆体育博物馆建在渝中区大田湾体育场跳伞塔旁边,这个选址颇有深意,作为重庆体育标志性建筑的跳伞塔,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意义的体育文物。体育博物馆造型如一根蓝色飘带,以跳伞塔为旗杆,飘向远处。
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重庆体育博物馆从2022年3月开始筹建,经过3年多的展品征集和近一年的施工建设,如今终于将要面对大众。重庆体育博物馆建筑面积2000㎡,藏品资料约10000件(套)。记者看到,馆内设有序厅和“巴山渝水间的体育活动”“重庆开埠后的体育运动”“重庆解放后的体育奠基”“改革开放后的体育发展”“新时代重庆的体育辉煌”六个展区。
“巴山渝水间的体育活动”展厅,讲的是古代时期巴渝地区的体育活动,最古老的展品是一个新石器时代中坝文化时期用来娱乐玩耍的石球,约有乒乓球大小,来自巫山博物馆。此外还有西周、战国时的青铜剑,汉代的健身陶俑等。
“重庆开埠后的体育运动”讲述了从1891年重庆开埠到1949年期间的体育运动概况。这里既有广益中学学生从英国人那里赢来的铜钟,又有民国时期各种体育奖章实物。重庆市第一届运动会于1936年举行,当时重庆几乎没有专业运动员,参赛者以各大学、中学的学生为主,地点在重庆大学。冠军奖章比较特别,像一个箭头形状。
“重庆解放后的体育奠基”展厅,主要展出了李白玉、陈家全、贺祖芬等七人的资料和奖章。旁边是一尊贺龙雕像,贺老总兴致勃勃地为足球赛开球。
“改革开放后的体育发展”讲述了从改革开放到重庆直辖期间的体育成就。其中五个排球引人注目,这是中国女排20世纪80年代五连冠辉煌时期,五支女排全体队员的签名排球。在上面可以看到梁艳、朱玲、巫丹等川渝女排名将的签名。
“新时代重庆的体育辉煌”展区,展出了重庆直辖后的体育成就。李雪芮、施廷懋的奥运金牌尤其醒目。此外,女排奥运冠军成员袁心玥捐赠了队服,艺术体操奥运冠军丁欣怡捐赠了比赛用具棒和球。
科技让体育历史活起来
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重庆体育博物馆以前沿科技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让百年体育历史“活”起来。展厅内除承载岁月荣光的实物展品外,设有多个主题互动区,让体育文化在交互中焕发活力。
走进体育博物馆,迎面就是一个裸眼3D大屏,正在播放重庆体育的宣传片。以时间为脉络,通过五章叙事长卷生动演绎重庆体育精神的起源与演变。作为一个新修的博物馆,高科技在这里得到充分应用。记者在馆中看到,在介绍重庆足球的展区,旁边设置了一个射门游戏,一个大屏幕就是一个球门,屏幕上站着守门员,观众可以将屏幕面前的足球踢向球门,守门员会跟随观众的踢球动作作出反应,扑出足球。别看离得近,一般人还真的不一定能快过守门员的反应。在重庆围棋展区,设置了一个围棋盘,观众可以和AI机器人对弈一局。与阿尔法狗这样的围棋程序不一样的是,这是一款实物机器人,能真实地落子提子。原重庆棋院院长杨一兴致勃勃地试探了机器人的水平,认为机器人具有围棋爱好者的水平,可以和一般人杀得有来有回。而在拳击展区,则设置了一个拳击沙袋,一拳下去,能测试出你的出拳力量。
走进尾厅,是“山城之旅”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记者戴上VR设备,走进一亿多年前的重庆,这里是遍地恐龙的侏罗纪,既可以感受原始森林的壮美,还得躲开霸王龙的追杀。跨过时空门,来到大田湾体育场的草坪上,环顾四周,是密密麻麻的座椅和球场外的高楼,耳畔传来球迷山呼海啸的叫声,仿佛回到曾经激情四射的甲A岁月。戴着VR设备,可以跟虚拟人来一场弹力球和拳击比赛,还可以体验在江水中单人划桨。
此外,还有《双人高空跳伞》《山城赛道摩托》《全能魔幻战场》等特色VR互动项目,通过高精度动作捕捉技术,精准传递双人跳伞的失重感、赛道摩托的漂移劲爽、魔幻战场的竞技豪情。记者深切感受到,这些数字技术让体育文化走出展柜,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纽带,让体育精神在科技赋能下更加深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体育博物馆的定制文创产品“大田湾印象”系列在馆内也有售卖。记者看到,有大田湾印象帆布包、定制书签、车载香薰等,每一件都是体育精神的物化,代表着重庆体育的热血与荣光。
展品背后的故事
在重庆体育博物馆内,收藏着30件华岩寺清代古兵器、广益中学学生从英国水兵手里赢来的铜钟复制品、贝克汉姆踢过的花毽、70年前手绘大田湾蓝图、“重庆雄起”老旗……一件件展品就是一段段滚烫的山城体育史,观众一步百年,热血瞬间拉满。
华岩寺古兵器
重庆华岩寺蕴含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武术文化。华岩寺现有的达摩易筋经传承馆,传承千年绝学《达摩易筋经》。华岩寺传承的太极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能强身健体,又能技击对抗、内外兼修。2023年3月10日,华岩寺向重庆体育博物馆捐赠30件古兵器,包括刀、枪、剑、戟、鞭、锏、棍、棒等。这些兵器大多产自清朝年间,基本展现了中华传统武术“十八般兵器”全貌,承载了厚重的传统武术文化。
从英国人那里赢来的铜钟
1905年广益中学迁至南泉文峰塔下新校址,凭人力开山移石,硬生生弄出一块标准足球场。并在两年后组建了中国西部首支有球服、球鞋的正规足球队“广益中学足球队”。1933年的某一天,英国军舰“FALCON”(福康)号水手来到广益中学,参加一场他们期待已久的足球比赛。在以身体对抗为强项的“福康”队面前,“广益”队打出了行云流水般的“中式足球”,最终以7:0战胜了“福康”队。赛后,英国水手们将舰上一座铜钟赠送给广益中学足球队。这座铜钟至今被广益中学珍藏,重庆体育博物馆收藏了复制品。
女排世界杯冠军奖杯
1985年,中国女排勇夺第四届女排世界杯冠军,当时的教练是重庆人邓若曾。2024年2月,邓若曾向重庆体育博物馆捐赠了一系列藏品。87岁的邓若曾回忆,“当时不像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很艰苦,用的都是很土的办法。以前说的小米加步枪,我们则是杠铃加实干,完全靠自己想办法,创造条件争取成绩。”
贝克汉姆踢过的毽子
全国花毽比赛冠军邓丹曾经教过贝克汉姆踢毽子,2022年6月,她把自己踢毽子的所有藏品全部捐给重庆体育博物馆。2013年3月,贝克汉姆曾经跟她学过一次踢毽子,邓丹说,小贝先是尝试了左右大腿接毽的动作,类似足球颠球,球艺精湛的他,顺利颠了5次,闯过了第一关。第二关,是用右脚外侧接毽子,小贝又成功了。第三关,先将毽子从手中自由落体到脚面,再用力踢起,越过头顶,从背后用脚底接住,这个动作小贝做了三次,都没成功。
救火摩托
2022年夏天的山火,让很多重庆人记住了救火的山城骑士们。2022年9月,参与救火的龙杰(龙麻子)将救灾过程中使用过的摩托车捐赠给重庆体育博物馆。这辆摩托在救火过程中已损毁报废,车上还有很多灰尘、泥浆,车身喷有阿拉伯数字26。龙杰所在车队其他队友捐赠了在救火过程中使用过的头盔、赛车服及靴子。这些藏品不仅承载了以龙杰为代表的“山城骑士”在重大事件中的宝贵记忆,也极大地丰富了重庆体育博物馆的藏品内容和精神内涵。
“重庆雄起”旗帜
看似与大多数人无关的体育博物馆,实际上承载了无数人的热血记忆。比如关于重庆足球的展品、重庆球迷的展品。在展馆内记者看到重庆力帆队夺得足协杯冠军的奖杯、中甲冠军的奖杯,以及“重庆雄起”旗帜、球迷助威的大喇叭。重庆各大球迷组织都向体育博物馆捐赠了藏品。重庆足球爱好者协会捐赠的“重庆雄起”旗帜,制作于1991年,30多年来随重庆足球征战各个赛场。
参观指南
重庆体育博物馆位于大田湾体育场旁边跳伞塔旁,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开放,7月17日至31日为试营业期,其间实行线上预约制,可在“重庆体育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底部栏“参观服务”预约。8月1日起正式开放,观众可凭有效身份证件免预约入馆。
交通方面,可搭乘轻轨1号线或3号线至两路口站,从5号出入口出站。自驾可导航至大田湾体育场地下停车场。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