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沥青舞者” 这身“汗”甲就是咱的“勋章”

版次:004    2025年07月17日

市政工人在春华立交桥修补路面

7月16日,重庆中心城区高温红色预警再次拉响,热浪如无形巨掌紧紧攥住城市。下午2点,渝北区和庆路路面因高温导致地砖凸起,影响行人通行。在这足以煎熟鸡蛋的路面上,渝北区市政工人迎来了他们一年中最“火热”的战场——道路沥青修补的“黄金期”。

“越是晒得人冒油,越是修路的好时候!”渝北区仙桃市政环境卫生管理所工人冯德华抹去顺着草帽带流淌的汗珠,声音嘶哑却充满坚定。该所施工负责人李家武介绍,连续高温引发热胀起拱,需将路面地砖全部拆除,剔除原有垫层,对地砖进行1cm机械切割后重新铺装。“铺装后,还要用沥青补缝,温度越高,修路效果越好。”

下午3点,工人们转战至车流量更大的渝北区春华立交桥,修补匝道路面。修补材料是沥青冷补料,这看似不起眼的黑色颗粒在烈日炙烤下,内部温度早已飙升。记者目睹震撼一幕:冯德华走到水桶边,将双手浸入冷水,短暂降温后迅速抓起一大把沥青,再次浸入冷水桶中!只见他双手在水中快速揉搓、挤压,散状的黑色颗粒在他指掌间神奇地凝聚成团,变得如柔软面团。“这样处理,料子更‘听话’,铺上去压实得快,效果更好!”冯德华解释着这项源于经验的“土法”绝活。

为何选在一天中最毒的日头下作业?李家武解释说:“上下班高峰,车流滚滚,根本无法封路施工!只有中午到下午4点前的平峰期,是老天爷留给我们的‘黄金窗口’。”高温对市民是煎熬,对他们却是确保修补质量的“天然盟友”——滚烫基层和灼热空气能使新铺设沥青瞬间“服帖”,与老路面牢牢熔合,经久耐用。

“习惯了!这身‘汗’甲就是咱的‘勋章’!”一位年轻工人咧嘴一笑,白牙与黝黑的面庞形成鲜明对比。连续高强度作业半小时后,春华立交桥桥面破损处被修补得平整如新。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郑三波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