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0 2025年07月18日
□重庆晨报特约撰稿 唐伟
连日的梅雨,不敢出门,我拿出女儿书包里的绘本,与两个女儿一起阅读,难得惬意。家里的共读时光断断续续,每次共读都是小女儿的绘本。而我自己静下心来夜读,已是好久前的事了。
1
还记得许多年前在荣昌区河包镇、石柱县龙潭乡的日子,那一个个看似孤独的夜晚,却总有一两个温暖的故事伴我入眠。
2011年7月,我提前奔赴荣昌区河包镇熟悉工作。这所民办学校坐落在孤零零的田野间,四处田垄纵横,与村落相邻,鸡犬相闻。因离家较远,我放弃返乡,一个人一头扎进偌大的学校。河包的夏日着实炽热,可我硬是在没空调和风扇的学生宿舍里,待了足足一两个月。没水喝,我就接自来水喝;吃饭就同修建学校的工人一起啃馒头。实在扛不住了,就走路到几公里外的河包场镇打牙祭,一顿油荤下去,一下子似乎又铆足了劲,有了精神。在校留守的日子,我就靠着一本本随身携带的书度过。
一年后,我到石柱县东部的龙潭乡任教,也常一个人留守学校。那时我还没成家,父母在外打工,渐渐习惯了一个人生活。在龙潭时,要比在河包好了很多。夜幕降临,学校所在的山洼一片漆黑,有时静得令人悚然。说是场镇,不如说是一个村庄更恰当。因为不赶集,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邮件信函都需多次倒腾才能到达。不过,很庆幸学校通了网络,不然我写的那些文字,猴年马月都到不了编辑手上。白天,孩子们都在学校,热热闹闹的还好;可放了学,天一黑,等待就有些煎熬,久盼着邮递员能早些将网上征订的书送到学校。那时,我最喜欢读《人民文学》《民族文学》《读者》,可书不来就只能苦等着,心里盼着捧书阅读的美好时刻。
“没来!”事与愿违的日子不是一两天,一次次失望让我心里空荡荡的,那滋味不言而喻。既然没书读,就只有抱头睡觉。可怎么睡得着,辗转反侧、不知何时入眠。
后来几天,我也暗自盼着。久没音讯,我也干脆不盼了。可往往在不想不盼时,它却来了!傍晚时分到了还好,可以马上挑灯夜读。要是白天到了,整天都心痒痒的。有时在给学生上课的间隙,都忍不住翻一翻。一整天就想着书,期盼早点天黑。
2
我吃了晚饭,也不备课了,掩了门。在泛黄的白炽灯下,一个人坐在屋子里开始阅读。这时候,只有我和书进行“对话”。我小心翼翼地翻开散发着墨香的书页,连目录都不看,直接开始阅读。我摘下眼镜,从一行行开始阅读,生怕漏掉一个字,遇到不识的字就马上翻查字典,然后备注在书边。遇到不懂的就倒回来,多读几遍。每每读到那些绘景抒情的画面,瞬间身临其境。书里勾勒的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故事中人物的愤怒、喜悦、懊恼……让我的血液开始沸腾,脑子飞速旋转思考。我一句一句地读、一页一页地品,像饥渴的“野犬”遇到满目的美食。
我越读越酣畅,越读越激动。在春风化雨的夜,在蛐鸣蛙唱的夏,我仿佛一次次直面书里的一个个人物。我生于乡村、长在乡村,每每读到那些充满地域特点、乡土气息的作品时,我都会放慢速度,与自己脚下这片土地进行比较,透过字里行间生长的丝藤,慢慢步入别处才有的美。写文章是有技法的,我羡慕却学不来,我怀着虔诚的心一次次阅读那些充满温度、写满美好的大家之作。至今记得马金莲发表在《民族文学》上的那篇《贴着城市的地皮》。这位来自宁夏的少数民族作家,只比我大7岁。可她深厚的文学功底,令我难以望其项背。这篇文章给我的感触很深,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浸其中,不断反思。
马金莲说,她自己是“紧贴地面,以深厚情感书写最普通大众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聆听新时代大地深处泥土的躁动……”是的!她确实如此践行着。“扎根泥土,聆听大地心跳”“认真虔诚地对待生活赠予的一切考验”……这些暖心而又令人鼓舞的话语,我想表达却苦于写不出。她的这些话,正可勉励那时的我。十五年留守的日子,让我亲历了不少考验。这些考验,在我年少时的抱怨,成人后继而虔诚接受。这些心理的变化和人性的成熟,就这样从一篇篇文章当中获得了情感认同和鼓励,同时汲取到新的创作灵感和“爬起来继续走”的力量。每每深夜时分,我从一段段真诚滚烫的文字里,看到了生活的美好,看到了一个个人物对生活的炽爱,真切体会到了一位位作者苦心写作、娓娓道来的美好。渐渐地,我用真诚泯灭掉那些不快的记忆,用真诚的心面对他人、面对生活。
3
夜总是经不住熬。一口气读下来,我也忘了时间,不顾双脚的冰寒。有时候不知不觉读到子夜,可仍舍不得放下。回到宿舍,蜷缩在被子里,还要读上一两页。可书到了枕边,常常捧着书就睡着了,入梦后还在书里徜徉。
而今,我也写写文章,但不少技法都是从书里“偷”学来的。就这样,我虽身在一域一村,但一次次夜读给予我的美好,无法描摹;就这样,我品着一篇篇文章,同五湖四海的作家们一起“走过”祖国的山川河流,“看过”异域风情;就这样,一本本从不远千里邮来的书,在那个浮躁的年纪、寂寥的日子里给了我力量和勇气,陪我度过了一个个充实而美好的夜晚,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脚步。
“最喜花开路,最爱夜读时。”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我为自己写下这句话。这句话是我这么多年来真实的内心写照,更是我多年夜读的美好验证。现在,我和女儿继续夜读,希望在她们未来的人生路上有书常伴,有夜读这样惬意而宝贵的时光。
一颗虔诚的心顺着句子夜读,贴着大地,似在山川河流、车水马龙之间穿梭、聆听,这种真切的体验和美好是目不所及、字不能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