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2025年07月18日
□汪万英
虽已过立夏,西沱古镇的晨风仍带着丝丝凉意。西沱中学的清晨,被一场天籁交响乐温柔唤醒。
凌晨4点左右,校园树林里已沸腾起鸟语欢歌。画眉清亮的领唱刚起调,竹鸡便踩着碎步急急应和“跑得快~跑得快”;夜莺抖动着珠玉般的颤音“喳喳~啾啾~啁啁”;大杜鹃在远树抛来悠长的晨钟“苞——谷——”,四声杜鹃打着拍子回应“苞谷~大叔”;噪鹃嘹亮高唱“哇——哦”,黄鹂忽作婉转啼鸣“狗儿恶~狗儿恶”;蓝喉歌鸲振动绯色喉羽“吱吱吱~嘶嘶嘶”,珠颈斑鸠厉声警告“咕咕~咕咕”;斑鸠柔声呼唤“咕咕咕”;就连平日聒噪的乌鸦,此刻也唱出浑厚的“啊~啊~”;白头鹎在三角梅丛中跳起圆舞曲;黑眉苇莺迸发“哒哒哒~啾啾啾”的连发音符;更有无名歌者或短促对唱“咀咀咀”“叽叽叽”,或清脆吐珠“嘟嘟”“唧吁”,甚至传来俏皮的“嘻嘻嘻”“哈哈哈~哈哈哈”……池塘里的青蛙也“咕咕”“呱呱”来助兴。此起彼伏的声浪,织就初夏最动人的自然乐章。
4点半,食堂工人穿戴齐整,开始忙碌:烧开水的、淘米煮粥的、煮鸡蛋的、和面的、咚咚剁肉馅的……面和好后,众人巧手翻飞,白菜肉包、红糖包子、葱油花卷、红糖馒头渐次摆满案头,白雾升腾间,面香与晨露悄然交融。
5点45分,方斗山巅浮起鎏金霞光,沉睡的校园渐次舒展腰肢。开心农场绵延的格桑花海率先漾开晨曲,晓风掠过,粉白嫣红的花盏摇曳成浪,晨露在绸缎般的花瓣间流转生辉。朱漆标语牌“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沐浴着晨曦,将金色信念镌刻在少年心田。
A区的园丁楼阳台外、B区学生公寓楼下、教学楼窗前,三角梅正迎着晨光渐次绽放。鲜红的、玫紫的花瀑从楼宇间倾泻而下,宛若流动的朝霞,引得鸟雀翩跹、彩蝶穿行。石榴花举着红喇叭,广玉兰高擎白瓷花盏,黄桷兰与栀子花含露吐露芬芳,倔强的仙人掌托起明黄花朵,如同捧着金色小太阳。
6点10分,食品安全检测员抵达食堂,对当日餐品进行品尝、检测。确认无异常后,工作人员按标准流程留样。
6点30分,歌曲《年轻的战场》的旋律穿透晨雾,宿舍楼渐次苏醒,流水声、笑语声、翻书声,和着远处炊烟袅袅升起。
鸟语花香中,轻柔阳光下,体训生们趁着清凉铺开训练图景。橙红跑道上掠过阵阵疾风,身着速干运动服的少年们反复进行百米冲刺,起跑时紧绷的肌肉线条、冲刺时飞溅的汗珠,都在为速度与耐力书写滚烫的注脚。小叶榕树荫下,金属器械的碰撞声此起彼伏,古铜色皮肤的男生们正循环着杠铃推举的标准动作;随着发力时低沉的吼声,鼓起的肱二头肌在光影交错中勾勒出力量的美。操场东侧的水泥台阶前,三五个女生正进行弹跳特训,她们像轻盈的雨燕反复跃上青灰色台阶,小腿肌肉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落地时扬起的尘埃在空中曳出金色轨迹。
6点40分,蒸腾着热气的餐台已列满餐品:醇香的鲜牛奶、嫩滑的白煮蛋、晶莹的米粥,配着白菜肉包、红糖包子、葱油花卷、红糖馒头等面点,还有现煮的牛肉面香气四溢。学生们陆续到来时,陪餐领导端着餐盘落座在学生中间,边用餐边询问:“今天的菜量够不够?牛肉面咸淡合口吗?饭菜温度是否合适?最喜欢哪个面点?对食材搭配有没有建议?”欢声笑语间,学生们掰开暄软的包子,将反馈伴着晨光咽进温热的胃里。
氤氲的蒸汽中,师傅的汤勺在面锅里划出银弧:“以前,孩子们来食堂像赛跑,挑面条打挤得很。时间调整后,学生分批来,就好多了。”他手腕轻抖,一勺红汤牛肉面稳稳落入青花瓷碗。
“以前总觉得没睡醒。现在推迟半小时起床,睡眠充足,精力充沛,听课更有劲了。”等面的学生接过话茬,愉快地说。
7点10分左右,早餐结束。食堂工人开始打扫卫生,洗菜、切肉,着手准备午餐。走读生们背着书包陆续走进校园,脚步声轻快地掠过林荫大道。
7点20分,早自习预备铃声准时响起:“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踏着晨曦,怀着憧憬,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天!当你们步入这美丽的校园时,请接受我们的祝福……”清亮的广播声中,教室渐次响起读书声,晨风裹着《少年中国说》的诵读声,漫过爬满三角梅的长廊。
8点整,当三角梅影爬上黑板,粉笔与书页的协奏曲中,整个校园化作振翅的鲲鹏——那翅膀是晨光里绽放的格桑花,是食堂蒸腾的烟火气,是少年笔下沙沙作响的未来。
在这片被鸟鸣吻醒的土地上,每一个平凡的清晨,都在谱写不平凡的生命交响曲。当琅琅书声撞响晨钟,我们知道,有些种子正在破土……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