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这家餐馆,遇到困难的人报暗号可免单 吃完直接走,小票上没写价格却写了“加油”
版次:005 2025年07月25日
周渺
“一号餐”
“老板,我可不可以来份一号餐?”近日,网友“重庆圈姐”的一条短视频引发关注——她通过暗号“一号餐”在渝北区一家小餐馆免费获得一盘回锅肉、一盘时蔬和一碗米饭。原来,这家店已持续7年提供“一号餐”,只为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一暖心事迹获网友近两万点赞。
吃到了一荤一素一饭
这条名为《吃了一份对暗号的“一号餐”,老板的举动让人泪目!》的视频,记录了“重庆圈姐”7月中旬的一次体验。
“如果你遇到困难,只需对店里员工说来一份‘一号餐’,吃完直接走,不用客气……加油!”当天,“重庆圈姐”路过一家中餐小店,被门口的红色告示牌吸引,决定进店一探究竟。
“重庆圈姐”报出“一号餐”后,年轻的老板什么也没问,便热情招呼她坐下并端上茶水。很快,“一号餐”上桌:一盘时蔬、一盘回锅肉和一大碗米饭。“我原本以为是很简单的菜,没想到还有回锅肉,而且分量都很足。”视频里,“重庆圈姐”边吃边感叹道。见她吃不完,老板还主动提供了打包盒。
该视频点赞量近2万,评论量近2000条。网友“自驾无游”说:“我要去吃一号餐,但是必须付费,一定要让爱心传递下去。”网友“巧巧”说:“这顿饭将成为温暖的种子,让爱延续。”网友“MR张”说:“老板不光免费请吃饭,还照顾你的面子,真的仁义。”
让点餐者安心又自在
23日午后,记者在渝北区创意公园(轨道交通9号线上湾路附近)找到了这家名为“创意小厨”的餐馆。小店主营川渝菜,仅十余张桌子,装饰简单温馨。
老板周渺,30岁,土生土长的重庆人。重庆晚报记者到访时,他正收拾餐桌。交谈得知,周渺从事餐饮行业十余年,7年前在此创业开店,不久后便推出了“一号餐”。在周渺的主张下,“一号餐”设计巧妙——一荤一素一饭的组合与普通菜品无异。店员服务时,也会像对待普通顾客一样,热情询问忌口与喜好,让人感到安心和自在。“一号餐”上齐后,顾客同样会收到一张收银小票,票上没有价格,只有“一号餐”和“加油”等字样。记者对照菜单估算,这份免费套餐实价约45元。
延续曾经收获的善意
为啥愿意提供“一号餐”?不担心亏本吗?当记者将视频评论区的热门问题给周渺看时,他腼腆地笑了。
周渺回忆,自己早年前往东北打工时,一度因找不到工作而饿肚子。最落魄之际,一位好心东北菜馆老板不仅提供了免费热饭热菜,得知他找不到工作后,还传授了手艺。这份善意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
回重庆开店不久,周渺目睹了一幕:一对工人夫妻只点了一份小面,连声说“不饿”。面煮好后,两人又打了一碗米饭,泡在面汤里吃得干干净净。这让他想起了当年的自己,种子就此发芽——几天后,店门口便挂出了周渺设计的“一号餐”牌子。
他补充说,起初“一号餐”是一菜一饭。有次,一位背着双肩包、拎着行李箱的年轻小伙点餐后红着脸说“不太够”。这促使周渺调整了分量,增加了一个菜。
“一号餐”会随餐馆持续
店员张大姐表示,在周渺的带动下,大家对“一号餐”客人都给予了同样的尊重与热情。“老板常说,出门在外,谁没个难处嘛。”张大姐回忆,前两年点“一号餐”的客人略多,今年很少,“老板说这样好,证明大家生活越来越好了!”
周渺通常选择不打扰用餐者。但有一位男顾客令他印象深刻:对方吃完后,将自己的手机吊坠送给了他。如今,这个吊坠仍挂在他手机上。
随着“重庆圈姐”视频热度的增加,也有个别网友质疑小店是否有炒作之嫌。对此,周渺笑着说:“不必解释!”他表示店里生意很好,不需要炒作,自己问心无愧就好。
采访最后,周渺表示,只要餐馆开下去,“一号餐”就会一直在,“只要还有人需要它,这件事就充满意义。”
新重庆-重庆晚报记者 王薇
记者手记
暗号背后的温暖接力
从东北菜馆老板的一碗热饭,到重庆“创意小厨”精心搭配的一荤一素一饭,这份跨越地域与时间的善意,完成了它第一次温暖的“交接棒”。它告诉我们,善意的种子一旦种下,遇到合适的土壤便会生根发芽。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份爱心并非单向流淌,而是在悄然扩散。就如视频评论区里,网友那句“我要去吃一号餐,但是必须付费,一定要让爱心传递下去”,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这不再是旁观者的感动,而是行动者的宣言。网友们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加入这场温暖的接力,确保小店能持续运转,让爱心源流不断。
周渺手机上的那个小小吊坠,是这场无声传递的见证。这份始于七年前、仍在延续的“一号餐”暗号,以及它激起的爱心涟漪,正是这个时代里,最值得珍视与传扬的回响。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成为链条中的一环,这场温暖的接力,便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