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0 2025年07月25日
□重庆晨报特约撰稿 胡豆花
超市水果摊位上,各色水果琳琅满目,一时竟不知道选哪种才好。说起好吃的水果李子,应该是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在自己的味蕾深处。那时的生活简单而朴素,物资的匮乏让每一份小小的快乐都变得弥足珍贵,尤其是那些稀少的水果桃毛李果,仿佛天上的星辰,遥不可及,却又让人心生向往。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是那一段背李子吃李子的时光,它像一首轻快的歌,伴随着童年的欢笑与希望、辛苦与疲惫,永远镌刻在心底。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那是一个麦收的季节,金黄的麦穗如海浪般起伏,空气中弥漫着麦香的浓郁。小时候,我曾寄养在外婆家一段时间。有一天,外婆用她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拍着我说:“小四儿,只要你肯去捡麦穗,就能换到李子吃。”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仿佛春风拂面,又像老树根深蒂固的信念。外婆还说:“黄瓜山坡上箭杆寺的江安李好吃得很,一斤麦子可以换四斤李子,管吃饱。”那时的我,听了这话,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欢天喜地地暗暗下了决心。
于是,第二天我就约上伙伴们,踏上了捡拾收集麦穗的路。放学后把书包一放,我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鸟,穿梭在金色的麦田边。阳光洒在我们稚嫩的脸庞上,映出一片金光闪闪的海洋。我们奔跑、蹲下,拾起一株株收割后遗落的麦穗,从这个坡搜寻到那个坎,从这块土角角找寻到那根田坎尾巴,像寻宝一样仔细。夕阳西下,天边的云彩染上了橘红色,我们的小背篓也渐渐装满了麦穗。那时的我们,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快点把麦穗换成李子。每当想到可以吃到那甜蜜多汁的李子,心里就乐开了花,满是欢喜与憧憬。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麦穗渐渐堆成了垛,外婆帮我们脱粒晒干并用袋子装好。她说:“等收完麦子,你们就可以去箭杆寺换李子啦!”那一刻,我的心像是被春风拂过,轻盈而幸福。
终于,到了换李子的日子。那天清晨,阳光还带着几分羞涩,我和小伙伴们各自背着两三斤麦子的小背篓,跟随几个大人一起兴奋地踏上去箭杆寺的路途。十多里的山路,挡不住我们对李子的渴望。沿途的田野、村庄都被青山绿树包围,像一幅动人的画卷。脚步在泥土和碎石上踉跄,却也满怀期待。每走一步,心跳就快了一点,那份期待让我们忘记了疲惫。
走到半途,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衫,背篓沉甸甸地压得我腰酸背痛。口渴了,就近找寻农村的水井咕噜咕噜喝一大通。爬山时,脚下的路越走越难,脚步变得沉重,每一步都像在挑战自己的极限。
终于,在经过一段漫长的跋涉后,我们终于抵达箭杆寺那片李子林下。那一棵棵李子树高大挺拔,沉甸甸的李子缀满枝头,一颗颗宛如精心雕琢的翡翠,在枝叶间轻轻摇晃。累累果实披着银白色的果粉,圆润饱满的果身泛着青中透黄的迷人光泽,清甜的果香在空气中肆意浮动。我们欢呼着,手脚并用快速地爬上树干,用小手摘下一颗颗清脆的李子放进嘴里。那李子皮薄肉厚,汁水四溢,咬一口,满嘴都是甜蜜与清香,嘴角挂满了幸福的笑容,仿佛所有的疲惫都被那一份甜美融化了。
大家手脚不停,从这棵树攀爬到那棵树,吃饱了歇,歇了又吃,专挑最大最甜的吃。实在吃不下了最后才往背篓里放,大概等到与麦子调换的数量对等时,果农就会大致过一下秤,然后打道回府。
夕阳西下,天边染上了淡红色的晚霞,我们满载而归。回到家门口,看到外公外婆迎着夕阳的笑脸,我的心一下子轻松了许多。那一刻,我仿佛变成了小鸟,飞回了温暖的巢穴。外公接过我的背篓,眼睛里满是欣慰。外婆的眼角都笑出了皱纹,笑容比那李子还甜。我迫不及待地把李子一一递给外公外婆,看着他们满意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成就感。那种满足感像一股暖流在心头流淌,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温柔而美好。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和邻居们一起分享咀嚼李子那份甜蜜,品味童年最纯真的快乐。
岁月如歌,时光如水。如今再回想起背李子的那段日子,心中依然温暖如春。背李子,背的不仅仅是李子,更是一段童年的美好回忆。它还教会我,只要肯努力,哪怕路途遥远艰辛,也能换来甜美的果实。每当李子上市时,我总会想起那段时光,想起那片金色的麦田,想起儿时一起捡麦穗的玩伴儿,想起背着背篓上山下山时的艰辛,想起那份用汗水浇灌的希望。背李子,是我一生中最美的记忆,就像那一颗颗清脆的李子,甜蜜而珍贵,永远留在心底,成为我生命中最温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