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店20公斤金银首饰被洪水冲走”

店方称有人带探测仪找黄金,陕西当地警方已介入

版次:007    2025年07月29日

有人拿着金属探测器在找黄金

涉事店铺被洪水侵袭后的画面

部分黄金被店家找回

7月25日,陕西吴起县遭遇洪灾,县城北洛河边部分商铺进水。网友发帖称,该县碧桂园翡翠公馆小区门口一家老凤祥门店内价值千万的金银首饰被冲走。洪水退后,一场荒诞的“淘金热”在灾后上演,有人在金店附近捡首饰,有人拿着金属探测器在找黄金……为了减少损失,店方承诺愿拿酬金酬谢归还者,然而目前找回的金饰不到2公斤。当地警方呼吁,如果居民在灾后捡到老凤祥首饰,请主动归还店方或上交公安机关,不当得利不可取,拒不归还者,警方将依法处理。

金店上千万元首饰被洪水冲走

叶先生一家是南方人,在吴起县做生意多年。他在吴起县有3家门店,碧桂园翡翠公馆小区门口这家店近200平方米,店内金首饰有镯子、项链、耳环、吊坠,还有钻戒、玉器、银首饰等。夜间有人住店值守,平常下班前,金银首饰未收纳集中存放,夜间仍摆放在货柜里。

25日8时许,员工到店准备开门营业,突然接到通知,洪水来了,必须紧急撤离,店内的金银首饰还没来得及转移。撤离时,河水还没涌上街道,很快大门被洪水冲开,店里水深达1米多。洪水退去后,叶先生发现店内的货柜及柜里的金银首饰被冲走,保险柜也被冲走。保险柜里有新货、回收的旧料和现金。

叶先生告诉记者,有几个货柜在距离店门口几百米处找到,保险柜还没找到。初步统计,大约有20公斤金银首饰被冲走,价值上千万元。

有人用金属探测仪寻找首饰

“老凤祥的黄金被水冲走啦!”消息传遍县城。洪水尚未完全退去,一场荒诞的“淘金热”上演。警戒线刚拉起,人群从四面八方涌来。有人弯腰在淤泥中摸索,有人提着水桶在浅滩筛洗,更有专业寻宝者手持金属探测仪,沿着洪水流经路线地毯式扫描。目击者拍摄的视频里,数十人低头专注寻宝,对警方的劝阻置若罔闻。

叶先生告诉记者,几名员工在店门口及附近淤泥里捡回约一公斤的金银首饰。另外,有居民捡到后交还给了店里。“昨天,街上就有不少人在捡黄金。”叶先生的儿子小叶表示,如果有居民捡到老凤祥的首饰,请归还店方,店方愿意支付酬金,“比如,居民捡到一枚10克的金首饰,根据最新金价,我们愿意拿出一定比例的钱款作为酬谢。”

记者注意到,洛滨路上还有其他品牌金店。另一家金店老板称,24日晚、25日夜间曾有工作人员上门提醒防范洪灾。老凤祥金店距离北洛河更近,位置更低,“我们店的金银首饰夜间也是放在货柜里的,店里只是进了水,有货柜受损,没有被冲走。”

店主回应网友虚报损失的质疑

“上千万元金饰被冲走”引发热议后,部分网友对店方也有质疑。记者注意到,有网友称,曾看到洪水袭来时,有人拎着包被救援人员从店内救走,认为包内装着金银首饰。另有网友指出,店方虚报损失、借机平账、监守自盗和骗保。

27日晚,叶先生对记者称,他注意到了这些质疑。他解释,此次洪水来得快、急、猛,接到人员撤离的通知,没来得及转移店内金银首饰。洛滨路上的商铺均有损失,自己的商铺损失最为惨重。网友提到拎包被救走的人是他的一名亲戚,事后警方查看过那个包,里面是衣服等私人物品。

叶先生提到,保险公司对店内的安防设施要求高,完善设施会增加一笔开支,加上保费,金店的运营成本会增加。当地治安很好,夜间店内有人值守,安全有保障。因此,金店没有买保险,不存在骗保。另外,一个金店平账并非网友想的那么简单,监守自盗是要负法律责任的。没想到这次洪灾这么大,造成这么大的损失,与店方疏忽大意也有关。叶国福表示,根据最新统计,小区门口老凤祥金店被冲走且有据可查的金饰有十五六公斤,损失2000万元左右。上述情况他已向警方作了说明。

那么重的保险箱会被洪水冲走吗?对此,叶先生称,保险箱是长方体,长约90厘米、宽约45厘米、高约50厘米,“洪水太大了,汽车都被冲走了,何况是保险箱?”他表示,当务之急是找到保险箱,警方已联系北洛河下游单位帮忙协查。

当地号召拾金不昧别趁火打劫

26日晚,吴起县权威部门官方人士对记者表示,老凤祥金店金银首饰被洪水冲走一事,当地高度重视。目前,已安排市场监管局介入,了解财物受损情况。另外,已协调县公安局介入调查,通过走访排查、调取监控、查看目击者拍摄的图片、视频,尽可能地锁定捡拾人员,劝导他们归还,拒不归还者,将依法追讨。“商户受灾已经很严重了,不能趁火打劫。”

27日,记者从吴起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处获悉,目前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政府也在当地发起号召,如果有人捡到黄金,希望发扬拾金不昧的精神,主动归还店方。全县正在全方位开展灾后抢通清淤救援工作,有关具体的受灾信息还在进一步统计当中。

律师说法

捡到黄金不归还者涉嫌违法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赵良善对该案例进行了分析。他称,居民捡到被洪水冲走的金银首饰后故意不归还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依据刑法规定,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构成侵占罪,一般认定5000元以上可构成数额较大,即可构罪。

赵良善指出,如果捡到被冲走的货柜保险柜不归还,敲开后拿走财物的行为算偷盗。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涉嫌盗窃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另据《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一般盗窃公私财物价值1000元至3000元以上为“数额较大”,3万元至10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为“数额特别巨大”,各地可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确定具体标准。

赵良善解释,金店金银首饰被冲走,若存在盗窃嫌疑,达到当地规定的盗窃“数额较大”标准时,警方会以刑事案件立案侦查。即使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警方也可作为治安案件处理,予以立案调查。

热评

别让利欲

冲垮道义堤坝

陕西吴起县洪灾过后,老凤祥金店外金属探测仪的嗡鸣、人群在废墟中的搜寻,与店内的狼藉形成刺眼对比。当灾难撕开秩序的缺口,人性的贪婪与道义的坚守,正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较量。

从法律层面看,这场“淘金”早已越过红线。律师明确指出,拾得遗失物拒不归还,轻则构成不当得利,重则涉嫌侵占罪;若私自撬开寻获的保险柜,更可能触犯盗窃罪。警方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20公斤金饰背后,每克都连着明确的权利归属,绝非“无主之物”。那些无视劝阻的搜寻者,或许抱着“谁捡到算谁的”侥幸,但在监控与目击者遍布的现代社会,这种“趁灾获利”的行为,终将面临法律的清算。

更值得深思的是事件折射的社会心态。洪水冲毁的不仅是商铺,更短暂冲散了部分人的道德约束。当“捡到黄金”的消息传开,有人将其视为“天降横财”,却忘了这背后是商户数十年经营的心血。店主承诺的酬金,本是对拾金不昧者的感恩;而主动归还的少数人,则在泥泞中守住了人性的亮色。这种对比提醒我们:灾难面前,更需守护心中的“堤坝”——它比任何财物都更能抵御人性的洪流。

当然,事件也暴露出管理漏洞。金店夜间未妥善收纳贵重物品、未购买相关保险,反映出安全意识的欠缺;而“淘金热”的蔓延,也警示相关部门需在灾后迅速填补秩序空白,既要通过宣传明晰法律边界,也要用高效行动遏制投机心理。

洪水终会退去,淤泥终将清理,但这场“淘金热”留下的拷问不应消散:在利益诱惑面前,我们能否守住道义的底线?法律的刚性约束不可或缺,而社会对诚信的珍视、对他人苦难的共情,才是抵御类似乱象的根本力量。唯有如此,下次灾难来临时,涌现的将是更多援手,而非觊觎的目光。

据红星新闻、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