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成为新央企后首次公开发声
版次:003 2025年07月31日
朱华荣
未来10年投入2000亿元
昨天下午,刚刚挂牌成立的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举行首场媒体沟通会。集团董事长朱华荣用了20多分钟时间,阐述了新长安的战略方向、发展目标与央企使命。“我们要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朱华荣表示,新长安将锚定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三大战略主线,力争2030年实现年销500万辆,其中新能源占比超60%,海外销量超30%,勇当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和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主力军。
年销量目标500万辆
新能源成“主引擎”
根据朱华荣现场披露的规划目标,到2030年,新长安整车销量将达5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超过60%,海外销量占比超过30%,进入全球汽车厂商的前10名,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汽车品牌。
这一战略被视为新长安对“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落地。“中国长安汽车将加速推进三大战略,打造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专用平台,进一步提升平台的通用化率。主流平台年产销规模要达到百万级,聚焦下一代电池、igbt等推进产业的布局,跟踪数字能源、电池回收产业发展机遇,探索商业化和规模化路径。”朱华荣表示。
10年2000亿元投入
加速技术主导转型
在推进“技术自立自强”方面,新长安拥有勃勃雄心。“未来5年将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包括7款以上全球化的大单品,构建全谱系新能源品牌的矩阵,持续在全球打造阿维塔、深蓝、长安三大品牌,包括新能源和燃油车。”朱华荣表示,企业将建立从底层研发、平台架构、核心零部件,到终端产品、商业模式的完整创新体系。
但长安的目光远不止于此,“我们将强化前瞻技术及新兴产业布局,另外布局AI垂直领域的模型、光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未来10年在新汽车领域将投入2000亿元,新增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
朱华荣指出,“新长安”不仅要持续优化三电系统、整车架构,还将积极探索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前沿业态。“我们预判未来新汽车就是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所以我们将打造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的新能源产品。虽然目前体量还小,但央企必须提前承担起探索责任。”
全球化战略升级
从出口型走向体系型
相较此前依赖“出口”的传统出海模式,朱华荣提出,新长安将推动全球业务体系升级为“本地化+体系化”新阶段,也即要融入当地社会。集团规划在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实施“一区一策”战略布局,构建涵盖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客服、运营在内的全链条全球能力。
“出海不再只是卖产品,而是构建可持续生态能力。”朱华荣说。
构建“生态协同力”
与海尔等跨界合作加速
在品牌力建设方面,新长安也计划突破传统主机厂边界,构建具备用户黏性与场景融合能力的“生态力”。
朱华荣提出,要打造大流量大粉丝群体的生态圈,“原来我们提的三力:产品力、营销力、品牌力。我今天早上跟我们团队说,是不是应该调整为产品力、流量力、生态力,流量是一股重大的力量,这可能是无论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车企都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我们已与海尔集团建立战略合作,探索‘流量力+生态力’的多终端协同。”朱华荣表示,汽车不仅是出行工具,也正成为用户生活中流量入口与生态节点。
朱华荣告诉记者,新长安成立后,诸多的ICT消费电子企业都表示了对新长安的关注,未来新长安将以更加开放合作的态度推进产业协同,强化与华为、腾讯等消费电子企业的跨界合作。
总部落户重庆
服务成渝战略腹地
作为国家批准设立、由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央企,新长安的总部设在重庆。
“这是历史选择,也是国家战略安排。”朱华荣表示,新长安将积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参与重庆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系统工程。
此外,集团也将围绕重庆产业布局,打造研发总部、智能制造核心区和出海指挥中心,形成央地协同的制造与产业高地。“我们将把中央的关怀、国家的信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和社会价值。中国汽车产业必须有更多话语权,必须有央企的责任担当。”朱华荣掷地有声地说。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