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04 2025年08月01日
《攻坚》海报
机器狼
上膛
集结
军旗飘扬
航母编队
舰载机
潜艇乘风破浪 图片均据央视新闻客户端视频截图
这些年,人民军队正以迅猛之势大步迈向世界一流军队行列。他们跨越万里海疆,驶向深蓝;他们以铁翼雄鹰,搏击长空;他们坚决回击外军侵扰,捍卫主权,寸土不让!他们始终聚焦备战打仗,紧盯使命之变、战争之变、形势之变,练就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过硬本领。
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中央网信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思想解读类融媒体片《攻坚》。该片从8月1日起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攻坚》共5集,分别为《军令如山》《淬锋砺刃》《合力制胜》《勇闯新域》《务期必成》。该片围绕“铸牢政治忠诚、打好攻坚之战”,讲述全军部队全力以赴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的生动故事,进行式反映部队官兵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新气象新作为,将进一步教育激励广大官兵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团结奋斗。
7月30日,央视军事播出该系列媒体片的先导宣传片。解放军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幕后、新型潜艇执行远航任务、机器狼协同编队开火等画面震撼曝光。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是中国军人的节日,让我们一起向人民子弟兵致敬!
解放军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幕后首次公开
“打得有多准,祖国和人民就有多稳!”
2024年9月25日8时44分,火箭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1发洲际弹道导弹。
当时,导弹升空的多张高清大图公布,震撼世界。如今,这次洲际弹道导弹发射的幕后首次披露出来。
“这家伙飞得有多远、打得有多准,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就有多稳当。”
视频中,火箭军某旅官兵赵静说:“攻坚号令就是军令状,必须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飞出发射筒的那一刻,这家伙飞得有多远、打得有多准,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就有多稳当。”
赵静透露,情况比以往更多、更复杂。这次发射关系到火箭军的荣誉,关系到国家的尊严与底气。
他说:“我们的装备越来越智能化了,能力必须与装备一起升级。这个大家伙交到我们手上,要绝对可靠、万无一失,交给我绝对放心。”
“我等这一刻,等了整整20多年。每一次备份,都是为这一刻积蓄力量。”经历过3次备份的赵静说。
2024年9月25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9月25日8时44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1发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准确落入预定海域。此次导弹发射,是年度军事训练例行性安排,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
2024年9月26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再次表示,我们组织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试验,是为了检验武器装备性能和部队训练水平,是例行性军事训练活动,完全合法合理。
当时,中国军号向外界公布了多张洲际导弹发射的高清大图。这是解放军近40年来罕见公开现役新型洲际导弹发射照片,引发外界热议。
有报道指出,过去40余年,我国洲际导弹发射试验或训练主要在内地展开。2024年9月洲际导弹发射之前,我国向南太平洋发射火箭只有一次,即1980年进行的“580任务”。当时,我国为了测试东风五号弹道导弹的全程试验而进行了一次科研性发射。
有分析指出,2024年9月25日导弹发射当天,国防部就主动发布消息,第二天公布发射照片。而发射任务是由火箭军组织的年度军事训练,不是科研部门试射,背后体现了火箭军战略导弹部队的战备程度和战略威慑力,第二天公布发射照片体现了战略透明度和自信。
火箭军发射成功后,美军五角大楼发言人表示,“我们确实收到了一些关于洲际弹道导弹测试的提前通知,我们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它确实会防止任何误解或误判。”
解放军新型潜艇执行远航任务画面首次披露
“只要大洋里有我们在,中国人的腰杆就挺得直!”
接到远航命令,海军某潜艇部队即刻出发。
茫茫深海,某舱室突发严重管路“破损”,必须封舱堵漏,官兵需要在被封舱室内作业。舱门关闭,情况未知。
海军某潜艇部队马晓辉说:“封舱就是面临生死。”面对严重险情,马晓辉第一时间将潜艇上升到不暴露的最大边界,全体官兵默契配合,成功处置险情。
马晓辉说:“如果有敌情在上面,我不能浮起,那我怎么办?只能舍去性命封闭舱室,也要保证任务的完成,这就是潜艇的战士。”他知道100减1等于0是什么。
“接到上级命令,前方为‘敌’反潜封锁区,全艇注意,进入一级静音管控!”在敌情最复杂的海域,为了降低噪声,灶上停火,造水机停机。马晓辉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到了以前想到却没能到的地方。”
马晓辉说:“今天是和平年代,明天就可能是战争打响。真正战争打响的那一天,我们只等待一声号令,我们义无反顾地会把这个导弹打出去。”
每一次出航,官兵都会带一个椰子上艇,返航后再将发芽的椰子种下。马晓辉说:“深海没有太阳,但我们知道灯塔的方向。只要大洋里有我们在,中国人的腰杆就挺得直!”
解放军机器狼协同编队开火画面曝光
“在无人作战体系的打造上,解放军走在前列”
在宣传片中,一个罕见画面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镜头显示,解放军官兵在演训任务中,协同多型地面无人装备共同编队攻入“敌”占区。其中,在去年年底首次公开亮相的解放军“机器狼”挂载步枪开火画面罕见披露。
公开报道显示,我国自主研制的机器狼在去年年底的第15届中国航展首次公开亮相并进行动态展示。
彼时,央视新闻发文称,在充满危险的战场环境中,机器狼可以协同或代替士兵执行任务,以减少战斗伤亡。机器狼集群还可以有效解决在城市、山地、高原等复杂场景下通信能力差、突击能力弱等问题,为解放军特战分队、步兵分队提供集群式的综合作战手段。
根据介绍,四足机器狼集群能在城镇街道、场矿山洞等场景协同执行复杂的侦察、清剿、打击任务,支撑作战半径可达2公里,续航时间达到3小时。
中国兵器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现阶段机器狼由单体智能已经迭代到群体智能,执行任务时候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不同类型、数量的快速编配。
执行任务时,机器狼集群的基本作战单元由指挥车、侦察狼、打击狼、保障狼组成,央视新闻形象地比喻称其为“头狼+射手+辅助”。
其中,侦察狼负责前出探测情报并回传,打击狼依靠配属武器进行精确打击,保障狼则负责运输物资和弹药。
军事专家杜文龙接受采访时曾解读称,机器狼这类四足无人作战单位相比履带式无人作战单位,通过复杂地形能力要更强。“履带式只能在较为平坦的路线上执行任务,而四足地面单位面对不论是壕沟、垂直障碍等复杂地形,都可以像人一样进行跨越、翻越。”
他还提到,四足式机器狼因为其灵活性,在和部队官兵协同编队一起执行任务时,也更具优势。
有军事专家曾介绍,不论是无人机还是无人艇、机器人,在无人作战体系的打造上,解放军走在前列。事实上,在机器狼亮相前,我国自研的机器狗四足无人作战平台就曾在网络上走红。
军事专家魏东旭指出,和此前的四足机器狗相比,机器狼的侦察、运载、打击能力都得到了升级。
综合央视新闻、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