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2025年08月01日
□谭大松
深夜翻墙跑出校园偷摘果园的广柑,被果农逮个现行;与同学打架斗殴,致使双方挂“彩”……调皮捣蛋,年少顽劣的天性似乎没有盖子般无遮无拦。
“不知何时才能长大?”说起侄儿毅娃,老师总充满忧虑。我也一次次找到毅娃学校的校长和过去的同事,给他“缝”口子。可如今的毅娃,和少年时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谭毅这学名,是我给他取的。人一辈子,难免遇到坑坑洼洼,我希望他以坚毅的勇气托起人生旅途中那一轮美丽的太阳。尽管他已过而立之年,我照常喊他毅娃。
2007年,毅娃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而被本科校园拒之门外。“伯伯,哪怕专科学校,我也要去,伯伯帮帮我吧。”这年高考成绩揭晓,我正好回老家探望父母,毅娃扭着我说。
“你去当兵,我支持你。”我的口气没有回旋余地。
青春年少时的我也想当兵。高二上学期,正值冬季征兵,政策鼓励在校高中生报名参军。忠诚、勇敢、顽强、不怕牺牲,我由衷地敬仰和崇拜着这群最可爱的人。那个周末,我急切地跑到几里之外的大队报了名,可因身高、体重不达标,最终让我大失所望,这成了我终生遗憾。到了儿子高考时节,他信誓旦旦要考军校,我打心眼里支持,可儿子也遗憾失去了从军的机会。我之所以一个劲地要毅娃去当兵,首先想让他去军队这所大熔炉锻铸磨砺,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还有,他到了军队,也间接弥补了我和儿子未能了却的心愿,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毅娃听从了我的意见,并如愿走进了军营。不知不觉两年过去,毅娃一年一度的探亲假途中都会顺道来看望我,一声“伯伯好”的问候在我耳边回响,紧接着就是一个十分得体的军礼。两年时间,军营的熔炉,已成就毅娃不小的转变:黝黑的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洗得干干净净的军装散发着军人严整的气质,这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让人忧心的毅娃了。
毅娃仍惦念着上大学,每天执行任务的空隙,他都会捧着从家里带去的高考复习资料潜心复习。我鼓励他考读军校,既可圆大学梦,又能通过军校学习升华军事素养。毅娃在当兵即将满两年时报了名,一路过关,梦想成真。
后来,毅娃走出军校重返军营,成了一名基层的带兵人。在他十多年的军旅生涯里,从北国高原到南方平原,从西部边疆到东部滨海,他去祖国四面八方执行过军事任务。转业回到地方,毅娃仍不忘自己曾是一名军人,始终保持着豪迈的军姿,雷厉风行,一丝不苟地践行着本职岗位上的工作使命。
如今的毅娃依然心系军营。他说,梦中的他常常握着钢枪,只要祖国一声令下,随时准备听从部队的召唤,手握钢枪打豺狼。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