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2025年08月04日
□袁勇
怎么也没想到,炎炎夏日,蝉鸣声声,我本只是躲进那片苍翠草香翻卷的黑山,消夏纳凉,以寻得一份听风穿林、枕露而眠的静穆与蕴藉,却遇到一场罕见的惊喜。那天午后时分,一阵愉悦的《迎宾曲》和着人们的欢声笑语,突然在寂静的上天池响起。我情不自禁地循声而去,远远看见三三两两的人,陆续进入A幢一楼大厅。
我在C幢暂居有些天了。平日里,这些几乎深藏于山巅的云上山庄,只有避暑休假的人们,鲜有他人问津,今日为何如此热闹?从那扇敞开的大门中,隐隐约约看到一对精神矍铄的老人,正被众人簇拥着拍照合影,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怀揣着满心的好奇,也轻轻迈进那扇神秘的大门。
偌大的厅堂,座无虚席。主桌正中,两位老人格外惹眼。老爷子约莫一米七的个头,身材匀称,一袭白色短袖衬得身姿挺拔,满头银发一丝不苟,自带一股硬朗气场;身旁的老奶奶微胖,花白头发浓密柔顺,粉红色上衣配着浅色裤子,瞧着十分喜庆。这对老人脸上不见褶皱,老年斑也寥寥无几,满面红光的模样,实在让人猜不出真实年纪。
“夫妻双百寿,岁月酿温情。”一位年逾花甲的男子手持话筒稍作停顿,随即难掩兴奋地宣布:“今天,咱们这些萍水相逢的临时邻亲,自发为陈立德、谢坤维二老筹办的双百岁寿典,正式开始!”
哇,两位老人竟都已是100岁高龄!
我心头一热,快步走到二老跟前,躬身道贺。两位老人立刻坐直身子,脸上漾开满满的笑意,那是百年岁月沉淀的从容与骄傲。陈老思路清晰,说话语速缓而稳:“多谢各位有心人!咱们本是陌路,却待我们亲如家人。”
此时此刻,浓浓的敬老爱老氛围比盛夏还火热。是啊,小区虽小,情义最重,邻里之间、大事小事、言谈举止均透着一股子暖心的和谐。住在斜对门的陈阿姨介绍说,两位老人从中心城区到这儿避暑,有3个年头了。谢奶奶老家永川,财会专业毕业,长期在从事财务工作至退休。如今,期颐之年,饮食起居依然能够自理,也很健谈。81岁的陈阿姨只要有时间,就去陪她聊天打牌,输赢10块钱,谢奶奶都特开心。
二老寿星双百岁,就像一部经典电影,历久弥新。百年里的故事,犹如蒙太奇一样不断地闪回、不断地放映着精彩篇章:76年前,祖籍杭州的陈立德,正值沪上大三求学之时,当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的消息传来,他毅然投笔从戎,随军跋涉千里,进驻重庆……从青春少年到白发苍苍,他用一生参与并见证了重庆数十年的发展变迁。
陈老年轻时,业余生活过得有声有色,吹拉弹唱样样拿得出手。退休后,他更是紧随时代步伐,手机、电脑玩得溜熟。虽然已是百岁高龄,近年还有些耳背,但依旧每天坚持上网查资料、看新闻,精神十足;一楼院坝或小区树林,也常见到他散步锻炼的身影。
“不怕你见笑,当年啊,就图他人品好,还不抽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说起和陈老的婚姻,谢奶奶笑得眼睛眯成了缝,眉眼间都流露出满意与知足。
这对双百岁夫妻在当地被视为罕见,二老育有一女一子,家庭和睦,目前四世同堂。我特意问老人家有何养生秘籍,谢奶奶摆摆手说:“没什么讲究,主要是心态平和,相互谦让,饮食随意,少吃辛辣。”谢奶奶这种生活态度,令我满心触动,感慨良深。
人们齐声高唱《祝你生日快乐》,悠扬的歌声在大厅蔓延开来,久久萦绕不散。这场不期而遇的温暖,忽然让我懂得,原来真正的浪漫与幸福,不是山盟海誓的表白,而是一生的陪伴与坚守,把平淡的生活写进日常。
(作者系重庆市散文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