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占比超七成 新兴产业彰显巨大潜力
版次:003 2025年08月05日
北碚区重庆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睿蓝汽车整车生产线,工人在赶制订单产品。 据新重庆-重庆日报
昨日,重庆市税务局公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犹如一把钥匙,解锁了2025年上半年重庆经济运行的密码,展现出全市经济持续巩固向上向好的态势,多个领域亮点熠熠生辉。
民营经济在上半年发展稳中有升,展现出强劲活力。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重庆市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在全部销售收入中的占比达到77.1%,与2024年同期相比,提升了1.3个百分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AI及机器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新型储能领域的民营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6%、12.6%、32.8%,彰显出民营经济在新兴产业中的巨大潜力。
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作用愈发凸显,“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构建稳步推进。1至6月,重庆市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在全市销售收入中的比重为30.4%,持续为经济大盘筑牢根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细分板块来看,“3”大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比53.8%,同比增长4.2%;“3”个支柱产业销售收入占比19.2%,同比增长6.6%;“6”个特色优势产业销售收入占比16.4%,同比增长9.9%;“18”个“新星”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占比10.6%,同比增长4.3%。
创新动能在上半年不断积蓄,新质生产力茁壮成长。重庆市采购研发和技术服务金额同比增长15.2%,创新投入力度显著加大。从投入产出的成果来看,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1%;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2%;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2%。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突破和推广应用成效显著,科研技术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8.5%、10.4%。
“两新”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投资与消费同步焕新。重庆市积极落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全市工业重点领域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19.5%,有力提升了企业自身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扩围,掀起了全市家电换“智”、旧屋焕“新”的热潮,家用视听设备零售、日用家电零售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3.8%、28.2%;卫生洁具零售、木质装饰材料零售、家具零售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4.9%、17.2%、26.3%。
消费市场呈现出整体向好的态势,消费内容不仅范围扩大,品质也在不断提升。随着重庆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市消费行业(不含房地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5%。其中,反映传统民生的零售业、居民服务业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21.6%。反映智能消费的互联网零售、餐饮配送服务、快递服务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1%、6.5%和21%。受绿色出行需求的推动,全市新能源车消费13.6万辆,同比增长26.8%,在全市汽车消费中的占比达到51.7%,较去年同期高出9.9个百分点。
此外,从交通运输物流业看,全市多式联运、快递服务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6.7%、21%,新形态、新模式运输承载能力增强。在省际贸易方面,重庆的跨省贸易额同比增长4%,川渝两地贸易额同比增长4.9%,其中重庆对四川的销售、采购金额分别同比增长5.3%、4.6%,川渝统一大市场规模效应愈发显著。
今年上半年重庆经济的亮眼表现,是政策推动、市场活力释放以及创新驱动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半年重庆将继续乘势而上,充分挖掘经济发展潜力,推动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在各个领域创造更多佳绩,为市民带来更多福祉。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杨永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