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高温”下如何安全生产
版次:004 2025年08月05日
陶家隧道施工工地,建筑工人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早晚施工,保证工程进度。
近日,我市遭遇连晴高温天气。在酷热高温中,仍有不少工人坚守在施工一线,顶着酷暑,用汗水浇筑城市之美。
为保障工人健康,安全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施工进度,8月4日,市住房城乡建委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汛期高温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
针对汛期施工安全管理方面,“通知”提到,对沿江、临河、傍山、临崖、城市易涝区,以及存在山洪、滑坡、坍塌、泥石流等灾害风险区内及其周边的重点工程项目实行重点监管。盯住高边坡、深基坑、脚手架、高支模、暗挖隧道重点部位和塔吊、工棚等重点场景,聚焦暗挖隧道、高边坡、深基坑、高支模等高危环节,明确各岗位安全责任,加强监测、防排水等预防措施落实落地。
同时,加强极端天气灾害防范应对措施,及时关注气象、水文等部门发布的应急信息,做好风险防范、应急各项措施;严格落实极端天气下受威胁工地的停工措施,针对强对流等恶劣天气,突发险情必须到点到人实施预警“叫应”,严格果断落实转移避险措施,坚决避免因灾亡人事故发生,严格防范各类次生灾害发生。停工项目复工必须再次组织隐患排查确保安全,经向属地住建部门及监督机构报备现场复核通过后才能复工。
针对高温天气作业时段管控方面,“通知”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合理安排高温作息时间,减轻劳动强度,严禁擅自延长高温作业时间和违规加班加点。除抢险排危作业外,当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严禁11:00至16:00期间室外作业;当日最高气温超过40℃(含40℃)时,严禁室外作业,采取降温措施后仍不能使室内场所温度低于37℃的,应全面停止施工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作业安全,防止因中暑等引发事故。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进行作业。
此外,“通知”还要求开展高温火灾风险研判,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严格落实动火作业审批、人员持证上岗等制度,强化现场防火巡查;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和持证上岗制度,严格实施“先通风、后检测、再作业、有监护”原则。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 摄影报道
相关新闻
我市多措并举筑牢森林“防火墙”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预计8月上中旬,我市将持续出现大范围晴热高温天气,全市森林防灭火形势严峻。8月4日,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市应急管理局)发布《关于做好连晴高温森林防灭火应对工作的通知》,对最近高温时段森林防灭火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铜梁区:
开展实战演训强化森林灭火能力
为提升森林火灾应急处置水平,7月29日,铜梁区应急管理局开展高温条件下的双盲实战演练。演练模拟突发火情,区应急局机关和专业救援支队5分钟内完成集结,20分钟抵达模拟火场,展示了快速响应能力。
演练中,救援队伍运用前突车、无人机等装备构建“空、天、地”立体侦察体系,实时回传现场画面,同步开展通信保障和指挥研判工作。这是铜梁区今夏第三次实战演训,重点检验了指挥调度、装备融合等关键能力。参训人员在40℃高温下全副武装连续演练3小时,圆满完成各项科目实战演训。
铜梁区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实战化训练不断提升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城口县:
暗访督查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
针对夏季旅游与农事用火叠加带来的火灾风险,城口县应急管理局成立暗访督查组,深入重点乡镇,严查森林防灭火责任落实情况,严防野外用火引发火灾。
督查组深入一线,通过现场询问、查阅台账等方式,重点核查防火宣传、火源管控、卡口值守及应急物资储备等关键环节,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限期整改,并建立跟踪问效机制。
检查中,督查组要求各乡镇在进山路口等重点区域加强宣传引导,严格执行火源管控和入山登记制度。此次行动有效传导了防火压力,进一步压实了各级责任。
高新区:
强化森林防灭火督查与巡护工作
自7月中旬起,高新区专业应急救援支队全面加强森林防灭火督查与巡护工作,采取“严防死守、严查细管”措施,筑牢防火安全防线。
支队对辖区内10个镇街的42个防火卡点开展拉网式检查,重点督查人员值守、火源管控、宣传引导及物资储备情况,严格执行“逢人必查、逢火必拦”。针对部分卡点存在的登记不全、器材维护不及时等问题,已现场督促整改并落实“回头看”机制。同时,组建3支机动巡护小队,采用“无人机巡查+地面巡逻”模式,全天候监控重点林区、坟地和景区,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排查隐患,并借助车载广播、手持喇叭强化防火宣传,7月以来累计巡护里程超800公里。
此外,支队保持24小时战备状态,组织2次火灾扑救演练,全面检修风力灭火机、高压水泵等200余台装备,确保突发火情时快速响应、高效处置。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