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让城市既有智慧的大脑 又有感知的神经 更有温暖的心跳

版次:003    2025年08月07日

渝中区两路口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

居民胡孃孃在桥北社区食堂用餐

编者按

雄奇山水,新韵重庆。八个字道尽了重庆的自然特点和城市特色。

“新韵重庆”的新,在于城市发展新活力,在新重庆建设上见到新气象,展现新面貌。

“新韵重庆”的新,在于城市治理新模式,在超大城市治理上蹚出新路子,发挥新效能。

“新韵重庆”的新,在于文旅业态新创新,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打造新场景,引领新潮流。

“新韵重庆”的新,在于文化传承新表达,在弘扬城市精神的过程中讲述新叙事,迸发新力量。

“新”是使命,亦是路径。日前,记者冒着高温深入我市多个街道、社区,体验超大城市治理之中的新思路、新模式、新做法。

从今天开始,重庆晨报将推出《何以新韵》系列报道,解读重庆向新而行之路。

1

中枢大脑+千里眼、顺风耳

筑起城市安全防护网

7月31日,记者来到渝中区两路口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这里是整个两路口地区的“千里眼”“顺风耳”,也是实体化运行指挥中心的“中枢大脑”。施行“双网格”治理模式,在辖区54个实体网格基础上,同步建立190个线上网格群,依托实景地图精准落图风险点位435个、关注独居空巢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员1914名,常住人口覆盖率达61.23%。同时,街道优化了23个业务岗位设置,配置“1+3+N”网格力量1370人,构建起“小网大治”的多元共治格局。

夏季高温多雨,各类灾害性天气和事件频发。仅7月份,两路口街道就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处置各类事件700多件。

两路口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6月中旬,“141”基层智治平台接到重庆村社区报告:辖区体育村一栋老旧楼宇门前的黄葛树倾斜欲倒,派网格员现场了解到此为大量白蚁危害所致,存在安全隐患,社区无法独立处置,上报街道指挥中心协助处理。

街道城市管理岗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核查,受害的黄葛树为主干道行道树,白蚁防治需专业消杀技术,街道指挥中心上报给渝中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通过中心分派流转,当天下午,区城管局就组织专业防治队伍抵达现场,对虫害树干进行药物喷洒、巢穴清理及长效防护处理,彻底消除白蚁隐患和树干倾斜的问题。

前不久的一天早晨,“141”基层智治平台接到来自辖区桂花园新村社区的警报,健康路1号小游园电缆井失火冒烟。街道指挥中心一边拨打119火警电话,迅速上报事件,一边设立警戒线,确保行人、车辆通行安全。但核查发现,冒烟的电缆井隐患处置涉及多家单位,于是立即上报渝中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由区经信委迅速调度附近交巡警、铁塔、电信、移动、联通、电力等11家相关单位赶到现场,联合处置,迅速处置了电缆井的安全隐患。

这两起群众“身边小事”的处置,不仅发挥了“141”基层智治平台“神经末梢”前端感知作用,同时也依托平台提升了城市治理的快速响应、协同联动和处置效能,为广大群众筑起城市安全防护网。

2

一把“小红伞”聚起社区合伙人

撑起服务“大民生”

“好些了吗?再喝点水降降温。”8月3日中午1点多,在朝天门“小红伞”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站,朝千路社区志愿者唐雪正为一位中暑的游客递上矿泉水。

20多平方米的服务站里,冷气开放,小桌椅、冰柜、微波炉等设施一应俱全。

“这天太热了,刚在外面逛了一会儿,突然眼前发黑,头也晕得厉害,谢谢你们的帮助。”天津游客吴大姐真诚地向志愿者道谢。

“这段时间,天气持续晴热,户外活动时很容易中暑,而这附近又没有药房,我们就在‘小红伞’志愿服务站里增添了座椅,供游客、清洁工、快递小哥等户外劳动者休息纳凉。”朝千路社区书记张钟月介绍,“同时还免费提供防暑降温药品、冷热饮水、手机充电、无线上网、微波炉等便民服务,为游客和户外劳动者打造一个‘身心可以停靠的地方’。”

据了解,目前,朝天门街道朝千路社区和棉花街社区党委联合天骄智慧服务集团、智和志律师事务所等13家“社区合伙人”,分别在下新华路、洪崖洞景区设置了“小红伞”。不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问路咨询、临时休憩、免费读物、充电饮水、应急药品等常态化志愿服务,为“三新”群体、户外劳动者等提供“定制服务”,还根据当地人群特点,整合资源提供党务、商务、税务、警务、医务、法务、事务、安全“七务一全”一站式服务。

作为社区合伙人,智和志律师事务所、国家电网、天骄智慧服务集团、邮政储蓄银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也派人到“小红伞”志愿服务站开展服务。目前,已开展服务3000余次,覆盖景区游客、辖区居民50余万人次,守护游客安心游、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大家纷纷点赞,党建“小红伞”,撑起服务“大民生”。“小红伞”志愿服务站是围绕探索形成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化治理的“朝天门样本”,开辟的又一个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项目。朝天门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小红伞”志愿服务站将不断深化党员实践,延伸基层党建工作触角;不断夯实地区平安建设,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不断做实志愿服务,绘就“母城”核心温暖底色。

3

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圈”

把服务做到老百姓心坎上

“老板,两个花卷、一杯豆浆,打包。”

“来啰,小心烫!下一个,您要啥……”

8月1日上午7点过,江北区华新街街道桥北社区家邻生活服务馆的早餐窗口前一片忙碌,店员麻利地给食物打包。吃完早餐,退休老人胡孃孃走进生活服务馆的小超市,给老伴买了2两手工水饺和半个西瓜。胡孃孃家住渝澳大桥北桥头的城市领地小区,从这里散步回家大约要10分钟。早上,她和老姊妹们约好跳广场舞,把老伴留在了家里,“老伴爱吃水饺,买2两回家给他当早餐。”

“旁边是轨道华新街站的出入口,人流量大。这里不光卖早餐,还有一个几十平方米的生活超市,水果、蔬菜、新鲜猪肉、调料、水饺、抄手、豆腐等都能买到,十分方便。”胡孃孃热情地告诉记者。

桥北社区党委书记黄磊介绍:“我们社区周围没有大菜市场,居民买菜不方便。近年来,重庆倡导在街道社区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圈’,于是社区就把轨道华新街站出入口旁的桥下绿化带工具房改建成了微型菜市场,引入一家生鲜配送商,开办了家邻生活服务馆。为方便周边居民和上班族,一直营业到夜里23点最后一班轨道列车收班。”

“除了供应早餐、生鲜和日常用品,这里还提供生活缴费、在线充值、保洁服务、预约挂号等日常生活服务,让居民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便利’。”黄磊说。

目前,重庆正以“15分钟高品质生活圈”建设为重点,紧盯“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围绕“缺什么补什么”“最需要什么建什么”的思路,通过线上“民呼我为”热线采集,线下网格议事、入户走访等方式,形成设施问题清单、服务需求清单“两张清单”及市场需求、闲置资源“两本账”。

在人口密度大、公共服务需求迫切的生活服务圈,优先布局教育、医疗、养老、托育、文体、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确保把服务真正做到老百姓心坎上。

专家说

重庆警察学院副院长、教授,重庆城市治理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振超:

新韵重庆,“新”在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措施

新韵重庆,“新”在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措施;“新”在数字赋能提升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创造新经验;“新”在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上走在前列、引领示范。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重庆在城市治理中强化数字赋能,构建“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科学规划建设“1361”整体构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超大城市数字化大场景和跨部门跨系统跨区域跨层级数字化协同能力。

推进系统集成,用一套“组合拳”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基层治理体系。实施“党建扎桩·治理结网”改革,构建党建统领“141”基层智治体系;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配齐配强“1+3+N”网格治理团队,探索出“双网格化”治理模式,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加强城市文明建设,将“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重庆城市精神有机融入城市治理,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