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0 2025年08月07日
□重庆晨报特约撰稿 田诗范
一说起铁山,心中就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首先,这里有沉甸甸的历史。史载,明初就有人在此居住,有著名的历史古迹僧官寺遗址,有清代奉直大夫李庭秀墓等。
这里的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铜锣峡两岸峭壁夹江对峙,是长江溯流进入重庆城的水路门户,享有“东陲屏障”的美誉,地势险峻,历史上先后四次在这里发生过比较大的战争。蒙古大军南下入侵中原,朱元璋围剿明玉珍大夏国,张献忠集船万余攻占重庆,最后就是民国军阀杨森与刘湘大战铜锣峡。而锁江遗址就发生在明末,就是在长江上用铁索锁江,阻挡张献忠进攻重庆。其工程是先在峡口悬崖上岩坚壁厚的地方开凿洞穴,再把铸造的大铁柱埋置其中,作为锁江铁索的基础,再用几根锁江的铁索,并捆扎上钩刺,横拦在江面上,在铁索上铺木板,与火炮等组合成江防系统,其工程量巨大而宏伟。如今飞桥、铁索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唯有石洞尚存,后人根据历史记载复原了古战场,这也是现在最有底蕴的人文景观。
再则,这里有沉甸甸的关于铁山坪由来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在《铜锣峡与广阳坝》一文中,说的是大禹治水时,用开山神耙挖开了铜锣峡,歇气时神耙放的地方落了点铁锈,以后就变成了铁矿,因此取名叫铁山坪。
另一个神话传说,说有一个来自青城山的道士,来到铜锣峡的一个山顶,见这里平坦开阔,掐指一算,发现这块地方是财神菩萨藏宝的地方,有金、银、铁三个窑。再一算,这三窑宝藏就要出世。但他知道自己没有得到这些宝藏的福气,只好在当地李大哥家住了下来。当他见到李大哥三个儿子天庭饱满,英气逼人,是有福之人,于是叫他们在农历八月十五晚上,埋伏在茅草中,叫他们见到黑、白、黄三匹马儿出来时,用弓箭专射黄马。等到半夜子时到来,幺弟娃眼看从东边跑过来一匹黑马,心头一急,竟把箭射了出去。而道士交代的是要射黄马,黄马是金子,白马是银子。黄马听到黑马叫唤,就不出来了。
天亮后一家人来到草坪,在射倒黑马的地方,用锄头一挖,果然挖出了铁矿石。后来,这山大家就叫作铁山,这草坪就叫铁山坪。
这些神话和传说真给这铁山蒙上几分神秘,几分凝重,几分底蕴。
而我与铁山的交集,是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我从外地调回重庆一家大型天然气化工化纤联合企业的子弟中学任教,那厂是20世纪70年代和西方改善关系后由法国和日本援建的国家重点工程,选址在远离城市的地方。那时候回厂多坐船,下午两点多钟上船,下水快,在船上睡个午觉就到了。回重庆上水船行慢,晚上八点多上船要到午夜两点多到朝天门,只好在船上睡到天亮才下船。因此多坐车,好在我老婆是材料处的,因拉材料多在厂运输处车队要车,认识很多司机,常常让我搭厂运输处车队的车回重庆。傍晚从厂里出发,到铁山顶上往往天已黑尽。夏天的时候,司机总是在路旁的水沟边停下车来歇歇凉。山下热火朝天,这里却凉风飕飕的。司机经常下车在水沟里提一桶冰凉的水,往驾驶室底板上一泼,待凉爽一些后擦干踏板,然后坐在踏板上抽上一支烟,看着烟圈一圈一圈上升,看得出,他那心情惬意极了。
1983年那年寒假,我送三岁多的儿子回重庆,妻子给我找了个运输处的解放牌车,车号后三位数记得是火警号“119”,我抱着儿子坐在驾驶室中,从厂里出发时天还没亮,出厂后翻过张关山,再下山,再登上铁山,司机开动了雨刷,知道外面下起了小雨,我在反复单调的机器声中昏昏入睡。
突然,我看见一个大汉,长方脸,高个子,穿着长衫子向我走来,也不招呼我,毫不客气地从我怀中抢过我儿子,一边抖着一边亲着,嘴里叫着“喊爷爷喊爷爷”。这时,我见儿子刨开那大汉的嘴唇,我清清楚楚看见那大汉右边上唇嘴里一颗闪亮的金牙。一会,他脸对着我,恶狠狠地说:“哪个喊你这时候回来的?”接着,他把儿子递给我,顺手一推,说声“抱好”,我感觉后背往后一靠,身子又急切地往前倾,头重重地撞在驾驶台前窗上……这一撞,我醒了,往前方一看是岩,往右边一看,也是岩。只见司机身子伏在方向盘上,嘴里叫着“耶耶耶”。我也埋着头,本能地紧紧地抱着儿子,只觉得车子在急剧地摇摆蛇行。忽然,觉得在一股强大的力量下,车子一下被摆正。我慢慢抬起头,见车子已摆在路中间,正徐徐地下滑。司机这才挺起身子,轻轻踩了几个点刹,车子才缓缓停了下来。他下了车,在泥水中围着车子转了一圈,然后坐在踏板上,抽了一支烟,我看见他手在微微地发抖……
清晨,我赶到渝中区三八街幺爸家,正好我妈也从成都来到幺爸家里。我给她讲了那大汉在梦里抱住我儿子叫喊“爷爷”的情景和他的形象,特别是他上唇的那颗金牙。我妈赫然愣住,好一阵才说:“那是你老汉呀,他死了就埋在江北的。”我幺爸有些怀疑,我妈说:“他老汉死的时候他才四岁,他怎么晓得他老汉那里有颗金牙齿。”
回厂后,我把经过给老婆说了,她跑去问那驾驶员,那司机说:“对头,那次差点除脱了,好在车子突然放正了!”
巍巍铁山啊,你有神话,有传说,有灵性,还有令人陶醉的灵动的风景!我不相信迷信,也不相信灵异,但我相信铁山是座亘古神秘的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