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2025年08月07日
□周丁力
饮茶品茶几十年,我认为,以茶为友、以茶为伴,是人与物最和谐的关系之一。行走世间,与茶亲近——以之解渴、以之消闲、以之养生、以之静心澄意、以之待客、以之为礼品,来来往往,结的都是善缘。
年少时对茶没什么感觉。那时家父饮茶,云南沱茶,酽酽的、苦涩的,那泡茶的搪瓷缸子里面茶垢密布,一团漆黑,这是茶给我留下的最初印象。后来在父亲的影响下慢慢地开始饮茶。那时,茶于我就是一种饮料,只有口舌之感受,解渴之功用,并无心灵上之涟漪。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师范毕业后当了一名乡村中学教师。那时好像并无专门的茶叶市场,仅仅在一些商店有茶叶零售,能见到的好茶极少,即使遇到,也买不起。我当时的月工资仅38元,所喝的茶都是一块钱,甚至几角钱一斤的“粗茶”。即便如此,随着对茶叶的认识和体会的增加,我开始天天饮茶。最初常喝的是一种碎茶叶制作的茉莉花茶,后来与茶交往渐深,也开始接受类似下关沱茶一类的味道较重的茶叶品种,还有清热消暑的老鹰茶。天天早晨泡一大杯,慢慢续水,喝一整天,大有以茶为友、以茶为伴的感觉。
因为职业的缘故,业余时间就爱看书。看书时,茶水必不可少,以至于无茶不看书。在喝茶看书的过程中,渐渐地我在心里也对茶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感想,荡漾起一些认识与情感上的涟漪,就忍不住付诸文字,陆续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与茶有关的文章。比如,《与君一壶茶》《山高出好茶》《以茶会友》《酒与茶》等。这些文字记录了我与茶的亲密过从,以及我对茶的喜爱与称颂。
这些年,茶业兴旺,我也有条件品饮到一些名茶、好茶。于是,就在家里专门辟出一个安静的角落,置办起茶案、茶具,并在冰箱冷冻室里专辟一格收藏各种茶叶。出门在外也要带上旅行用的茶具。好茶共品尝,我最喜欢赠送给朋友的礼品,就是外出旅游时买的茶叶,以茶传情,已经成为我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空闲时,或独自一人,或一二素心之友对坐时,如果要泡茶,我多半会履行一定的程序:净一净手,也静一静心,尽量坐舒服。然后开茶罐嗅茶,按一定比例取出茶叶;烧开水,洗茶、泡茶,用公道杯分茶;然后用小杯斟茶,徐徐品饮那些或红艳或嫩绿或金黄的茶水。这些过程,在年轻时的我眼中是不屑的:喝个茶,何须如此繁琐?现在的想法不一样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眼有了关注,手得到了安放,心情得到了寄托,情绪获取了安宁。结尾处,由一盏一盏的色、香、味、暖俱全的茶水做总结,何其妙哉。由此,空闲因之得到填充,孤单因之获得了陪伴,心性因之得以滋润与休养,朋友因之得到款待。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时而茶水是主角,时而品茶人是主角。
于是,通过茶,心灵与生活与世界便达成了某种相适,也与自己内心的波澜达成了一种平衡与和解。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