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版次:011    2025年08月13日

□赵泉

前不久,我应邀出席南山脚下的一次文学活动,发现重庆市作协荣誉主席黄济人先生在楼厅门口,于是快步向他靠拢,掩住心跳开口请求:“主席,我能不能和您拍个照?”

黄先生不显片刻犹豫,微笑着欣然伸臂握住我这位陌生人的手。我迅速将手机递给附近的一位路人,圆了我的“追星梦”。这个梦,缘起40多年前。

我从小梦想当演员,后来觉得当演员太遥远了,做个编剧客串个角色可能更容易些。于是对学好语文,学习写作充满了激情。离家最近的大城市是重庆,能够接触到的报刊上,不乏黄济人作品。有记者挖掘背景,说他在内江师专读书,放假时背了一袋馒头,凭借亲戚的介绍,采访特赦后的国民党战犯,写出《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西安电影制片厂策划改名《决战之后》拍摄故事影片……从那时起,黄济人成为我的偶像。

一次电视台播出《雾都夜话》,是黄济人自己演自己的故事。一位安徽姓巴的文学爱好者流浪到山城,身无分文,跑到重庆作协要请黄老师吃饭,黄老师掏钱买单消除尴尬……文学爱好者在黄主席的鼓励和指导下,一时间发表了多篇作品。这让我真是羡慕。我琢磨,是否也可以模仿、复制这一捷径?绞尽脑汁找理由徘徊在上清寺市作协周围探询、侦察他的行踪。

几十年弹指一挥间。而今我也从文艺青年成了退休老汉,还有不愁吃喝的养老金,有人说:“您该满足享受天伦之乐了吧?”我依然心存遗憾:“电影导演还没来敲门,小时的梦想一点都没有实现!”是啊,少年时想当演员多么幼稚可笑,但与文学相伴,成为我一生最优雅的选择。

有的人会这样悄无声息影响你一辈子。这次奇迹般地邂逅偶像并留下合影,让我又想起我的青春岁月和曾经激情燃烧的梦想。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作者系重庆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