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2025年08月13日
□周廷发
故乡仙屋嘴的桐子坡,如一块深嵌在记忆中的琥珀,闪烁着童年斑斓的光彩。桐子坡因遍地野生的桐子树而得名。每当回到故乡,我总会想起那一片曾经葱茏的桐树林,想起那里的欢声笑语,想起那些如今已成过眼云烟的人和事,心中便涌起阵阵难以言喻的温暖和感动。
据老人讲,我爷爷的爷爷,在百年前逃难至此,在桐子坡这片茂密的树林中安家,从此生根发芽。那时的桐子坡,是一片真正的原始森林,各种野草、藤蔓,葳蕤妖娆,交织成一张天然的绿色巨网,遮天蔽日,阳光也难以穿透。各种鸟儿在树枝间跳跃鸣叫,成群结队的松鼠、野兔在树干上嬉戏、在地上奔跑,偶尔还能看到几只狡猾的狐狸,在灌木丛中穿梭。桐子坡,不仅是动物的天堂,也是小朋友们的乐园。
我儿时的记忆,大多与桐子坡有关。那里,是我和伙伴们的天地,我们无忧无虑地玩耍、嬉戏,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每当春暖花开,桐子树便会开出满树的花朵,白的、粉的、红的,将整个山坡染成一片花海,美不胜收。我们常跑到桐子林里,躲在花丛中玩捉迷藏,或是用树枝搭建简易的“家”,过着“一家子”的幸福生活。最有趣的事,莫过于“娶媳妇”——今天一个小子扮新郎,一个姑娘扮新娘;明天另一个小子扮新郎,另一个姑娘扮新娘,要是谁没有轮上,没有做成新郎、新娘,就会不高兴。为了让活动氛围好玩,大家从家里拿来脸盆、锑碗,用树棍敲打,围着桐子树林转,一时间,桐子坡热闹非凡,嘀哩咣啷的声音,回荡在桐子坡的上空。
最令我难忘的,是那些关于“石牛”的记忆。桐子坡的中间,有一块形状奇特的巨石,像一只蹲卧的巨牛,孩子们都喜欢爬到石牛背上玩耍。最先爬上去的,可以坐在牛的脖子上,摸摸牛角和牛耳,后面的人只能坐在牛背上。每次都能挤上十多个孩子,牛背宽、平、长,坐在牛背上,感受着微风轻拂,看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心中的快乐、惬意无以言表。
随着时间推移,桐子坡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村里的人越来越多,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生计,村民们开始砍伐树木、铲除杂草,桐子坡的树林一天天减少,绿色也越来越少,失去了昔日的风姿。但桐子树依然顽强地屹立着,它们是桐子坡的守护神,也是我们的童年记忆。
在那个缺燃料的年代,桐子油是村民们夜晚主要的照明原料。每年秋天,桐子成熟时,村民们会到桐子林里采摘桐子,桐子的籽像大蒜瓣一样,雪白油润,然后用木制的榨油机将桐子压榨成油,供应全村人的生活所需。桐子树果实如核桃大小,每棵树要结很多,榨出的桐油基本上能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而且桐子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桐子成熟时,供销社大量收购,也是村民们的经济收入之一。
如今,桐子坡已经没有了过去的热闹,但那些与桐子坡相关的记忆,依然清晰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想起那些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想起那些可爱的伙伴,想起那些充满欢乐的场景,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无限的怀念和感动。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