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0 2025年08月29日
□刘云霞
“汉堡”是我家的一条柯基犬。它刚满月就被孩子们收养,迄今4岁多了。在家人心里,它不仅仅是一条狗。
那天,我刚一开门,独自在家的“汉堡”兴高采烈地蹦跳、转圈,快乐地嚎叫。可我又急着要出去,虽是一餐饭的时间,到底也不短暂,真不忍心让它见到我的欢喜转瞬幻灭为泡影。怎么办?我给了它一根鸭骨头,是特制的萌宠零食,超市买的。心想它专心啃骨头就不会在意我的匆匆离去了吧。衔着鸭骨头,它当然兴奋,转身往它专属的布垫子上去准备好好享用。这时,我说了一声:“‘汉堡’,我要出去,一会儿就回来。”它转身立定,嘴里还衔着那块骨头,也不仰头,就那么眼皮上翻斜着眼看我,有一种受骗的不满——它说不出来,但我头一次感觉读懂了它。
一晚,儿子回来拿东西,也是匆匆停留再返工作岗位。“汉堡”两只前脚搭在儿子腿上,不停扒拉,仰头看着他,那情景就像一个小孩拽着大人的衣角摇啊摇,我似乎听到一个声音在哀求:“不要走嘛,不要走嘛。”儿子抚摸着它,柔声说:“过两天我就回来。”是的,儿子也懂它。懂“汉堡”,甚至还会产生母爱的体验——我总能听到它在说话,很清晰,不是来自嘴巴,而是来自它的心灵。
“汉堡”非常喜欢尖叫鸡玩具,就是那种手一捏就发出小鸡叫声的玩具。造型是可爱的小动物,色泽鲜艳,而且还咬不坏。原本是给襁褓中的婴孩玩的,用来刺激他们的视听感官。小区外有个廉价百货店,一次我带“汉堡”路过,顺便进去看看有没有玩具。热情的老板问:“多大的孩子?”我朝“汉堡”努努嘴:“嗯,是它玩的。”老板心领神会,把我带到一筐花花绿绿的小球前。我选了一个水灵灵、黄澄澄的小球,弯腰递到“汉堡”眼前。手指一捏,小球便闪闪亮亮唧唧叫。“汉堡”的眼睛追着我的手,身子不由得往上蹭,迫不及待地扑过来要抢夺。等我终于把小球递到它嘴上,它跑,我追。我追不上,它就回头站定,一副胜利者的姿态得意地看着我。追逐小球的人与狗两情相悦,惹得路人驻足观看,从心底到眉眼都是欢喜。
渐渐的,带花纹的小球,粉红的斑马,毛茸茸的小熊……家里成了玩具动物园。白天,我们不在家的时候,所有的玩具都是它的伙伴。“汉堡”似乎也知道我的喜欢,那个抢夺追逐游戏是我们家的保留节目。忙碌了一整天后回家就想瘫倒在沙发上,孤独了一整天的“汉堡”却精神复苏了。它叼着布偶跑来跑去,试探着我的反应。我随手捡起一个抛过去,它一个起跳用嘴接住,随着唧地一声呼叫,呵,它玩得来劲了,围着茶几转圈,再从沙发跳到床上,兴奋地逗引着我去追逐……
家里家外,它非常清楚谁是最亲的人。只要孩子们在家,“汉堡”对我就爱理不理。有时,孩子们故意把它关在房门外。它便坚定地站在门口,用脚趾抓门、侧着脑袋用力撞门……唤它,它会孩子气地扭头看我一眼,然后依旧固执地抓门撞门,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意。它的坚持与固执,必然换得孩子们的妥协投降。当然,随了“汉堡”的天性,也是孩子们最大的乐趣。
人与狗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心灵相通。家住25楼,每次孩子们回家,只要电梯门一开,“汉堡”必定会第一时间狂吠着奔向门口。奇怪,邻居那么多,它怎么就知道是孩子们回家了呢?
养宠以怡情,养宠以识理,这是“汉堡”带给我们一家的启发。“汉堡”不仅仅是一条狗,它更是我们的家人。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