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超夫妻杨鸿恺、潘月“战术配合”:
版次:007 2025年09月12日
杨鸿恺一家人
杨鸿恺
杨鸿恺和孩子在一起
“渝超启航,渝中最强;硬核渝中,踢出雄风……”“南岸区雄起,we are南波万……”近日,当田亮和魏翔分别为渝中区和南岸区加油助威的视频刷爆各大平台时,在小红书的一角,一条“老公要去踢渝超了,该送他点什么?”的帖子,正悄悄牵动上万人的心。
9月9日,潘月随手发出的这条求助,意外成了“情感共鸣帖”。上百条留言里,有球迷家属晒定制球衣、支招刻字护腿板,也有人感慨“我家那位看球比陪我积极”。一场关于足球与爱的故事,就从这方寸屏幕里慢慢铺展开来——而故事的主角,正是即将踏上渝超赛场的杨鸿恺,和他背后的老婆潘月。
他为踢球一年减肥45斤 她却藏起了他的旧球衣
“你这球衣先收起来,等身体彻底好了再说。”今年7月,杨鸿恺因工作压力大在回家路上晕倒,轻微脑震荡让潘月心有余悸。她趁丈夫不注意,便把他的所有球衣都叠好并塞进了储物箱的最底层。
“他7岁就爱足球,高中时就是重庆八中的足球特长生。我还去操场看过他踢球,给他递过矿泉水,而且高中毕业我们就处上对象了。”想起这些,潘月嘴角带笑,杨鸿恺曾拿下全国校园足球联赛冠军、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重甲冠军……足球是杨鸿恺青春里最亮的光。但一想到这次晕倒,又忍不住皱眉,“有了儿子后,他踢球的时间少了很多,尤其在2017年患剥脱性软骨炎并做了手术后,养伤半年胖到190斤,朋友笑他‘胖成球’,医生也说‘别想再踢球了’,他偷偷哭了好几回。”
那阵子,潘月连足球新闻都不让杨鸿恺看,怕他难受更怕他“心痒痒”。可她没发现,丈夫会在阳台偷偷做折返跑,汗湿的T恤晾在衣架上,他总说是“下班走路回来热的”;抽屉里多了张体能计划表,他说是“减肥用的”。“我其实知道他没放下,可我真的怕,怕他再出事,怕儿子问‘爸爸怎么又去医院了’。”潘月的声音软下来,满是纠结。
“只要心中还热爱着,我就要继续踢下去。”杨鸿恺坚持锻炼了整整一年,体重从190斤掉到了145斤:控制饮食,最爱的回锅肉和烧白不吃了;每天坚持慢跑10公里以上,躺着刷剧的日子不再有了。这期间可是吃了不少苦头。当体重回归正常时,他已迫不及待地奔向球场。
他瞒着妻子报名选拔
她懂得他心中的热爱
9月初,杨鸿恺刷到渝超渝中区队的选拔通知,竟然还有重庆足球名宿坐镇指导,他的心一下就热了。他咬了咬牙,决定瞒着妻子潘月报了名。
5×25米折返跑、30米冲刺、YOYO体能测试、实战对抗等多项专业项目选拔一共3轮,200多人里最终只留37个名额,竞争非常激烈。每次去训练,他都跟潘月说“加班”,回消息慢了,就找借口搪塞。“他40分钟左右才回我一次消息,跟他踢球用的时间好巧合。”潘月其实已经知道老公又偷偷去踢球了,但没想到是去参加渝超的选拔。
当杨鸿恺把入选渝中区队主力队员的好消息告诉潘月时,可把潘月吓了一大跳。要知道,这种大型比赛的拼斗可是非常激烈的,杨鸿恺的身体怎么吃得消?正要发火时,杨鸿恺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挠着头解释:“我就是想试试,医生说我身体已经好了,而且渝超有名宿指导,这机会太难得了……”
他还没说完,就看见潘月的眼眶湿润了:“我不是不让你踢,我是怕你瞒着我。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和儿子怎么办?”看着丈夫眼里那渴望的光,她还是心软地改口了。杨鸿恺激动得差点把儿子的积木撞倒,“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会瞒你,不然你就把我球鞋也没收了。”
她花1800元给他买球鞋
他在场上重现热血男儿
小红书的求助帖火了之后,潘月反复翻了一夜留言。有网友说“送双好球鞋吧,他在场上跑起来更有劲儿”,这句话戳中了她——每次经过体育用品专卖店,杨鸿恺都会去看看那双球鞋,但都没买,他总说“好贵哟,旧鞋还能穿好久,不买了。”
“走,去买鞋!”杨鸿恺顺利入选的第二天一早,潘月就拉着他直奔体育用品专卖店,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花1800元把他最喜欢的那双球鞋买了下来。杨鸿恺捧着鞋,嘴角就像翘嘴鱼一样。“他说这双鞋比当年我答应跟他处对象时还让他开心。”潘月打趣道。
“有时候我很困惑到底该不该支持他踢球,他爱了足球这么多年,这次又争取到了这么重要的比赛名额,还是很纠结。”潘月心里一直担心着老公的身体,但一看到杨鸿恺面对足球两眼放光的模样,又狠不下心去阻拦他。
当潘月偷偷去大田湾看他训练后,特别是看着老公在场上拼抢时那股猛劲儿,和平时在她面前“温顺”的样子判若两人。“原来他在我看不见的地方,还藏着这么‘热血’的一面。”潘月说,那是她第一次觉得,“支持他踢球,不只是支持一个爱好,更是支持他心里那个没长大的、爱追梦的小男孩。”
这段时间,杨鸿恺与队友们已进入紧张的集训之中,每天从晚上8点练到10点。每次他训练完回家,客厅的灯总亮着,桌上放着温好的饭菜,旁边还有切好的水果;一听渝超要招志愿者,她毫不犹豫就报了名——这就是潘月用行动对老公的最好“场外支持”。
从“求助帖”到“共鸣帖”
他们的故事都是渝超的甜
潘月的小红书帖子下,有一条留言让她印象很深:“我老公也爱踢球,以前总觉得他‘不着家’,直到看见他在场上开怀大笑的样子,才懂有些热爱不是‘忽略家庭’,而是让他更有劲儿过日子。”这条留言让潘月明白,自己的小困惑,其实是很多球迷家庭的共同经历。
“渝超有178场比赛,要踢8个月,就像一场漫长的‘婚姻修行’。”当被问起“送礼物”的过程像渝超的哪场比赛时,杨鸿恺先开了口:“肯定是小组赛的磨合!从她发帖求助,到我们一起选球鞋,就像刚组队时互相找‘战术节奏’,慢慢才知道对方想要啥。”潘月笑着补充:“要是用足球术语形容那双球鞋,就是‘精准传中’——刚好送到他心坎里。”
如今,杨鸿恺训练时都会穿着那双1800元的球鞋,他说这是“温暖牌”的“幸运符”;潘月则会把网友推荐的“爱情时间囊”记在心里,想着等赛季结束,把老公的比赛照片,甚至奖状装进去,当作一家人的纪念。“我想给儿子做个榜样,让他知道,不管多大年纪,都要热爱运动,都能为热爱运动拼一把。”杨鸿恺说,他在看苏超时印象最深的是有个队伍一直输一直不放弃,而且还有很多应援,觉得要是普通的联赛早就退赛不踢了,队员都还很有信心说必须要力争一胜,这种精神很难得。他也想对那些放弃足球的老队友说:“别放弃,只要心中还有热爱在,就铆足劲儿往前冲。”
有人问潘月,当初发那条求助帖时,没想到会火吧?她摇摇头笑着说:“我只是想给老公选个合适的礼物,没承想却让这么多人想起自己家的故事。其实大家关注的不是‘送什么礼物’,而是‘愿意为对方的热爱花心思’——就像我懂他的足球梦,他懂我等他回家的灯,这才是婚姻里最好的‘战术配合’。”
据了解,2025重庆城市足球超级联赛(简称渝超),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足球联赛。本次比赛跨度8个月,总计178场赛事。明天(9月13日),在大田湾体育场举行开幕式,渝中半岛队和九龙坡鑫源队拉开揭幕战,2026年4月决出总冠军。
杨鸿恺的“温暖牌”球鞋将会在大田湾的草地上留下“幸福”脚印,潘月的手机里,也会存着那条满是留言的小红书帖子。那里面,有杨鸿恺对足球的热爱,有潘月对他的理解,还有千万个家庭藏在烟火气里的温柔——就像这场跨越8个月的渝超联赛,最好的“战术配合”,从来都不是谁赢谁输,而是你奔向热爱时,我刚好在你身后,为你举着一盏灯。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刘波 受访者供图
新闻观察
体育产业“新部署” “7万亿”将撬动什么?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30年,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村超”“苏超”催生文体旅商热潮,冬奥会“冬”风吹动冰雪经济迅猛发展,户外运动等新兴项目演变成新风尚……随着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体育产业展现出强大拉动力,蕴含协同发展潜力。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认为,经济发展到新阶段,需要体育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去替代传统消费。“除了促进消费和带动增长之外,体育产业在乡村振兴、区域发展、提升群众幸福感等方面也凸显了独特的社会效应,而这也会进一步助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对于7万亿,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副院长王兆红认为,这一规模目标与体育强国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同频共振,为两者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和经济量化指标。“如以2023年体育产业总规模的3.67万亿元为基数,要达到2030年的7万亿,仅需保持约9.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7万亿’是一个引领性的战略目标,而不仅仅是一个预测性的数字。它向市场和社会传递了国家全力发展体育产业的明确信号,将极大提振行业信心并引导资源汇聚。”王兆红说。
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则表示,赛事经济能推动提升服务水平,释放消费潜力,打造地域品牌,“意味着体育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融合”。
受访者普遍认为,《意见》对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行了更系统、更全面的顶层设计,同时更具可操作性。“从供给侧的赛事、产品、场地,到需求侧的消费场景、惠民措施,再到人才、金融等要素支撑,构建起行动闭环。”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王笑宇分析。
“7万亿”的宏观目标下,《意见》铺设了一条全要素政策链条,强调行业融合、区域协调、数字赋能等创新举措,为体育消费持续扩大提供坚实基础。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