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0 2025年10月21日
□重庆晨报特约撰稿 向军
踏入巫山下庄的那一刻,一股劲便撞进心里,不是轻飘飘的感染,是扎进骨血的震动。
盘山路在山腹间绕了不知多少个弯,车身沉到谷底时,视野已被窄峡收缩。顺着小河逆流往上,头顶“一线天”忽宽忽窄,光线在岩壁间跳着明暗的舞,直到一片河湾豁然铺开,井口似的天空兜住整片村落,这便是世人熟知的下庄。这条路是脱贫攻坚时添的新脉,于“下庄天路”那条媒体笔下的生命线而言,算是锦上添花。
原以为天坑里的村落是静穆的,却撞见了一个挥汗的壮年——竹丛的清香在空气里酝酿着劲,风裹着泥土撞过来,连村里几棵粗硕的风景树,都把枝干挺得笔直,像要撑住头顶的云朵。第一次来这里,最强烈的感受不是偏远或贫瘠,而是满溢的激越,顺着每片叶、每粒土往骨子里钻。下庄环伺的山,哪是江南丘陵的温婉,哪是高原雪山的凛冽?这里的山属喀斯特地貌,是“攥着劲”的。岩层泛着青灰,斧劈似的纹路里拧着股劲,千百年里它都这样攥着,把下庄揽在怀中,又往云里伸长。山坳里没有平缓的坡,连厚些的土层都难寻见,偏有火棘、野山楂、悬钩子从悬崖缝、山脚石隙里钻出来,红的燃、紫的透,把生硬的山景点活了。雄浑里透出的自信,是壮年人藏不住的底气。
这山原是造山运动时板块挤出来的褶皱,岩层里还裹着远古海洋的痕迹。那些凹凸的肌理,哪里是石头的皱纹?是十足的大地壮年时舒展的筋骨。尤其那些悬崖绝壁,冷着脸却藏着成熟、沉稳,波澜不惊里透着不可轻慢的威严,像历经风雨却始终站得笔直的汉子。
再看这水。溪流潺潺却不绵绵,多是从岩缝里蹦出来的地下水,似乎带着一股压抑很久的冲劲。顺着岩壁往下找,总能见着清水从石洞涌出来,天路上方的岩缝最是热闹,老远就能听到轰轰的流声。循声去看,只见一股茶盅大的龙洞水从半空砸向青石,水花蹦得老高,顺着石沟隐进乱石、钻过灌木,藏藏露露地聚成谷底的河。水不深,却清得能数见水底或圆得溜滑、或带着棱角的石头。这些石头,都是水流打磨过的精灵。村里人说,这是山的血脉,天旱断不了,涨水时随山洪冲进沟渠、漫进田里,石子中的稻子照样结满压弯腰的谷穗。我们蹲在溪沟边洗手,尽管是盛夏,溪水竟凉得刺骨,一股劲顺着指尖往心里钻,人瞬间就精神了,像喝了碗刚沏的热茶。
风是这里的信使,带着壮年人的豪爽。哪像城里的风那样软弱无力?下庄的风顺着谷底的河道,裹着大山的野气,顺着地缝往深处钻,到了宽敞的天坑里就撞、就旋,把舒爽和放纵全撒给这里的草木、砖瓦,撒给家禽家畜,撒给低头干活的人。等它掠上天坑时,倒像浪头撞进漩涡——风卷着四野松涛,嗡嗡的带着龙吟的沉浑,让人不由得生出敬畏。几团乌云飘过来,半空就挂起雨瀑,当地人见怪不怪:“下庄有龙穴,这是龙王回家哩!”这时节,下庄的壮年汉子准会戴斗笠、披蓑衣,迎着风雨往田里去,掏沟、疏浚,背影钻进雨幕里,活脱脱就是“顶天立地”四个字的模样。
连太阳到了下庄都格外带劲。清晨从东边山坳爬出来,光芒洒在岩层上,穿透青灰的石头内部,让冰凉的石头有了温度;正午悬在头顶,晒得泥土发烫,玉米秆、烤烟、甜桔却借着这股劲儿努力拔节;傍晚从西边山巅滑下去,把半边天染成橙红,归巢的飞鸟披着霞光,与夜幕抢速度……乡亲们从早到晚被太阳照着,皮肤黑得发亮,却透着健康的光泽。他们说:“下庄的太阳养人,再硬的土,经它晒过,都能长出好庄稼。”
可这山这水这风日里的劲道,终究是因人而活。下庄的人,为了走出天坑、走出大山,为了见山外的精彩,把生死掷在悬崖外,一锤一钎从绝壁上抠出天路……他们的故事,早顺着风传向了远方。
在下庄,稍作留意就不难发现,乡亲们的手掌几乎带着厚茧,指节粗得像老树根,却都格外有力。天还裹着墨色时,随着杨大哥第一个扛着锄头出门,接着刘大叔、卢兄弟、黄兄弟、毛大叔等陆续背着背篓往田里去,脚步蹭着露草,沙沙声早把田埂唤醒,这些早起的,多是下庄的壮劳力。
说不清是下庄的环境造就了人的性子,还是人的性子焐热了下庄的环境,只知深入下庄,就是靠近一股活劲。后来才知,这环伺的绝壁与天坑,原是中生代燕山运动的手笔——板块挤着岩层褶皱、断裂,才撞出这副独特模样。外人看这里岩石多、土层薄,是苦地,村里人却憨厚地笑道:“这山有野果解馋,这水甜得润喉,风里都裹着收成的气息,哪来的恶劣?”分明是个隐秘的世外桃源——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车马的闹腾,只有山的刚直、水的活泛、人的从容。春天映山红漫山,夏天清泉可饮,秋天野果满枝,冬天白雪覆山,每一季都有每一季的喜悦。
常有游客来,初见时总被山的险、路的曲惊到,可待上一两天,看朝阳爬上山头,看村民在田里劳作,看飞鸟在天上盘旋,心会慢慢静下来,再慢慢热起来。同行的树林兄说:“在下庄待过一周,浑身都攒着劲,回去再遇着难,竟多了几分勇气。”
是啊,下庄的力量会感染人心。山的雄浑,水的执着,风的劲道,树的顽强,人的坚韧,还有藏在云里、雨里、阳光里的生命力,都会悄悄钻进心里。让你觉得:再难的路,能走;再陡的岩,能爬;再高的坎,能迈。
风还在吹,云还在飘,村口的老青杠树还站着。回望环伺的绝壁,忽然懂了:下庄哪里是偏远的村落?它分明是个正当年的壮年人,筋骨是环伺的悬崖,血脉是穿村的小河,生命力都浸在风日里,在天地间写着最动人的篇章。而每个来过这里的人,都能从它身上接过一股劲,带着这股劲,走向更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