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高市早苗成日本首位女首相

三度叩门 终掌相印

版次:007    2025年10月22日

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

日本迎来了史上首位女首相!10月21日,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在临时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首相指名选举中均胜出,成为日本第104任首相。

高市早苗有3次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的经历。2021年首次参选,败给了岸田文雄;2024年,她再次尝试参选,败给了石破茂;今年10月4日,她当选自民党总裁。当天,高市早苗选择了一袭蓝装,这或许是受到了其偶像、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启发。

从摇滚鼓手到女首相

高市早苗现年64岁,是日本右翼政客代表人物之一,主张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并提高防卫开支。

1961年,高市早苗出生于日本奈良县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在丰田旗下的一家汽车公司工作,母亲是奈良县警察局的一名警官。高考后,高市早苗凭借优异成绩同时斩获日本两大顶尖私立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但每学年约100万-150万日元的学费使她不得不放弃,转而就读了学费仅为私立大学三分之一的国立神户大学。就读期间,高市早苗加入了轻音乐部,在重金属摇滚乐队担任鼓手,其他爱好还有潜水和骑摩托车。

1984年大学毕业后,高市早苗进入松下政经塾。松下幸之助创办的“松下政经塾”也是日本政治家的摇篮,曾经走出过多名日本政府阁僚和国会议员。1987年,她得到政府资助,前往美国担任美国民主党众议院的研究员。1989年,高市早苗成为朝日电视台主播。

1993年,高市早苗首次当选众议院议员,正式进入日本政坛。她与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关系密切,两人政策理念相近,因此她也被日本媒体称作“女版安倍”,而安倍晋三的大力提携是高市早苗政治崛起的关键因素。

2006年安倍晋三首次出任首相时,高市早苗就得以首次入阁,担任内阁府特命担当大臣。2014年,她又被任命为总务大臣,不仅是首位女性总务大臣,还成为迄今为止在任时间最长的总务大臣。

高市早苗的政治立场极为保守右倾,她曾多次以内阁大臣的身份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最近一次是在202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日当天前往参拜。

在军事方面,高市早苗主张彻底颠覆和平宪法,要求赋予自卫队更大权限。她公开主张修改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企图让日本重新获得宣战权,实现所谓的“国家正常化”。

高市早苗主张将防卫预算大幅增加,还主张推动“集体自卫权”落地,强化“敌基地打击能力”。分析指出,这种对外军事角色的实质扩张,与传统“纯粹防御”立场相去甚远。

高市早苗内阁名单公布

当地时间21日,日本石破茂内阁全体辞职。随后,新当选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内阁名单公布,其中有10人为首次入阁,此外还有3名内阁成员为女性。具体名单如下:

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财务大臣:片山皋月,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总务大臣:林芳正,外务大臣:茂木敏充,法务大臣:平口洋(首次入阁),经济产业大臣:赤泽亮正,数字大臣:松本尚(首次入阁),国土交通大臣:金子恭之,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小野田纪美(首次入阁),农林水产大臣:铃木宪和(首次入阁),环境大臣:石原宏高(首次入阁),厚生劳动大臣:上野贤一郎(首次入阁),复兴大臣:牧野京夫(首次入阁),文部科学大臣:松本洋平(首次入阁),经济财政大臣:城内实,地方创生担当大臣:黄川田仁志(首次入阁),国家公安委员长:赤间二郎(首次入阁)。

新闻纵深

接手“烂摊子”的她恐成“跛脚鸭”

日本政治已进入“碎片化”时代,接手“烂摊子”的高市早苗,这次又能走多远?

要知道,这已是日本最近5年的第4次“换相”,“走马灯换首相”如今是日本政坛的常态。自明治时代实行宪政以来,近140年间日本诞生了100多任首相。进入21世纪,除小泉纯一郎和安倍晋三执政超过5年、岸田文雄执政近3年外,每任首相在任不过1年多。

在当选首相后,高市早苗最大的困难,就是必须在“分裂的国会”中执政。自民党在两院的“双少数”地位,意味着任何法案的通过都将面临巨大阻力。新政府的议程将严重依赖与在野党的协商和妥协,政治僵局可能成为常态。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可能进入一个政局不稳、多党竞争的“多党化时代”。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理事宫家邦彦撰文称,日本或许正在滑向“碎片化和无效政治”。

高市早苗作为日本首相,如果不能持续平衡各派,一旦哪一端失衡,随时可能被拉下台。

其次,重建民众信任是紧迫任务。自民党对“黑金”丑闻的处理已让民众不满,而此次因党内斗争导致首相被迫辞职,将使自民党的形象更加负面。

此外,高市早苗必须面对国内外经济挑战。有报道称,石破茂的辞职引发了投资者的不确定性。三井住友信托资产管理公司的高级策略师稻留克俊表示,石破茂以其财政纪律立场著称,他的离开可能给日本主权债券带来上行压力。新首相不仅要应对物价上涨、经济增长乏力等国内问题,还需处理日美关税协议后续执行等外交经济难题。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10月底访日,这将是高市早苗就任首相后面对的首次重大首脑会晤。如何应对特朗普以及其背后的关税政策等问题,将是对其政治能力、外交手腕的首场大考。

分析认为,经济这张牌能否打好,将会决定高市政权的命运。

本版稿件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

外交部:中方在中日关系上的基本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1日表示,中方在中日关系上的基本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希望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刚刚当选首相,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中方对她有何期待?对日中关系会有何影响?

“我们注意到有关选举结果,这是日本内部事务。”郭嘉昆表示,中日两国互为近邻。中方在中日关系上的基本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

“希望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各项原则,信守在历史、台湾等重大问题上的政治承诺,维护双边关系政治基础,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郭嘉昆说。

新闻多一点

一波三折,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

从最初党内竞选的激烈竞争,到成功当选自民党总裁后遭遇多年联盟政党的“背叛”,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可谓“一波三折”。

击败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之子

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起点是在今年年中的选举中,石破茂率领的自民党与公明党联盟失去了多数席位。这使得其政府成为参众两院的“双少数政府”。按照日本的惯例,首相大多会辞职以承担败选责任。

面临自民党内部自下而上的全面逼宫,原本坚称自己不用承担败选责任的石破茂,最终选择了主动辞职。

此后,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正式启动。

在此时,高市早苗的名字出现在全球各大媒体的报道当中,而她在选举初期其实并不是最大热门。大部分舆论在选前都更看好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之子小泉进次郎。高市早苗在外交、战争历史、内政等一系列问题上,呈现出过于右翼保守的立场,以及典型的鹰派姿态,都让她受到争议。

总裁选举首轮投票中,小泉进次郎也领先了高市早苗16张议员票,但她在第二轮投票中最终逆袭成功。

对于高市早苗最终能够拿下总裁选举的胜利,普遍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自民党内部保守派势力对高市早苗的支持。

作为安倍系的“忠实代言人”,高市早苗在党内获原“安倍派”约四成成员的支持,并赢得“麻生派”的公开背书。此外,高市早苗还吸引了20余名因不满石破茂“中间路线”而倒戈的原“岸田派”议员,形成了“老保守”与“新激进”组成联盟的局面。

另外,高市早苗部分政策主张契合了特定群体的需求。她主张为了经济发展允许增发赤字国债,强调积极推进经济安全保障政策,强化产业保护和限制关键技术外流,这些主张赢得了保守派、中小企业主及低收入群体的支持。

联盟破裂首相之路受阻

在赢得自民党总裁大选后,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看起来已然没有阻碍,但她又遭遇了“重大背叛”。

10月10日,与自民党联合执政长达26年的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在与高市早苗会谈后正式宣布“脱离联合执政”。这一“分手”立刻让自民党陷入危机。报道称,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变得更加艰难”。另有报道15日指出,自民党“因首相之位陷入危机而惊慌”。

自民党在众议院仅有196席,远未达到单独过半所需的233席。据统计,立宪民主党(148席)、日本维新会(35席)和国民民主党(27席)三大在野党一旦联手,总席位将达到210席,在数量上反超自民党。

在野党抓住了这个被称为“十几年一遇的夺权机会”。据报道,在野第一大党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打出了一张“奇策”:放弃推举本党候选人,转而寻求联合在野党,共同推举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为首相候选人。

为了促成这个“在野党联合政府”,野田佳彦甚至做出了巨大让步,在15日的党首会谈中,一改该党在核电和安保法案上的原有立场。

就在立宪民主党全力促成联合时,自民党启动了“分化在野党”的策略。

力挽狂澜拉拢维新会

玉木雄一郎对立宪民主党的让步始终保持“冷淡的姿态”,双方未能达成一致。而就在15日党首会谈后,大阪府知事、日本维新会代表吉村洋文便立即转头去与高市早苗举行了会谈。

报道称,高市早苗在15日和16日接连会见了维新会的两位共同代表吉村洋文和藤田文武,并举行了政策协商。结果是,维新会选择背弃在野党联盟,转而与自民党联手。

这一“背叛”让玉木雄一郎的“首相梦”彻底破灭。玉木雄一郎身边人士透露,得知此事的玉木雄一郎怒斥维新会是“过分的‘二枚舌’(两面派)”。

为了让维新会能够与自己联盟,高市早苗也作出了让步。维新会此次采取“内阁外合作”的形式与自民党合作。作为交换,自民党已“准备接受”维新会提出的“削减10%的国会议员席位”“副首都构想”和减免食品消费税等“绝对条件”。

内阁外合作的方式,对于自民党来说可谓并无好处。这一方式,让维新会既能够影响政府决策,为自己获取大量的政治好处,同时又不用承担政策失败的责任,还可以在关键时刻以在野党身份来批评自民党,维持其改革派的形象。有分析认为,这种“可进可退”的策略,体现了维新会在复杂政治局势中的精明算计。

最终,高市早苗在大幅度的让步之下,获得了维新会的支持,赢得首相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