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消失的黄葛塝村

版次:011    2025年10月24日

□梁光华

黄葛塝村在铜梁区双碾乡一座没有名字的大山脚下。村子北当头的老屋是土墙砌成,从老屋的院坝往下走二三十步石梯是一条路面不平的机耕路。路往东北方向三五里盘旋而下连接铜永公路;顺东南方向平行而去,中途经过一段下坡路,三四里也通铜永公路;往东有一条石板小路仍然能到山外的铜永公路。

整个村庄都建在大山脚下,沿着机耕路一字铺开,三十多户人家。平常居住在这里的主要是老人和小孩,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或者求学去了。只有春节期间,游走外地的乡亲陆续归来,大家串门走人户,并到坟地祭奠先人,山麓中不时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依稀可见热闹的光景。

老屋背后有楠竹和果树,沿着树林往西北走可到山顶,山顶四周依旧是一片林海,西北方向是更高的大山。山腰峡谷处有一条小溪,平常女人们就端着盆子,来到小溪边,有说有笑地洗衣服,长久下来,小溪边的沙石被磨得非常光滑。在小溪高处,乡亲将楠竹劈为两半,掏空中间的节,将溪水引入到家中。每家的屋后面,一般都修建有水池,夏天的溪水依旧冰冷刺骨,乡亲赶场买的啤酒、猪肉、西瓜等就放在水里,可以起到冰镇的作用。

站在小院坝里极目远眺,是层层梯田,梯田边空地有一些桃子树、李子树。远处地势稍高,依旧是满目青山。东北边地势开始向下,在视野的尽头是白云包围的层层山峦。早晨的雾气时常从这个方向飘来,一会儿就飘到院坝边,一会儿又散去,就这样一直持续到太阳挂上山岗。

机耕路外侧有口几亩大的水塘,水塘边有一株三四人才能合抱的黄葛树。据说几十年前这棵黄葛树遭雷击而燃烧,造成树干中间空了。中空的部分可以容纳两人,像一间窄窄的房子。树的生命力可真强,半边树干依然支撑了它的生命,如今枝繁叶茂,一如往昔。这里曾是孩子们的乐园,树上留下孩子们爬树时将树皮磨得光滑的痕迹。树上有牌子,通过牌子上的文字,知道这棵古树已是百岁高龄。当地人都说这儿的风水好,全仰仗这棵黄葛树,所以这个院子就取名为黄葛塝。

村子人口少,办不成学校,早上孩子们三五成群,点着火把,沿着石板路走到公路,再沿着公路朝永川方向走上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双碾乡小学。学校就坐落在公路边,听人讲,学校的办学条件比以前已经好很多了。中午孩子们自己带饭在学校热了吃,放学回到村子里已经漆黑一片。孩子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地上学、放学,最后走出大山,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小小村落,不多的人家,四十年间先后考出三十几个大学生、中专生,院子里的小孩也先后有人以高分就读巴中、铜中,离开大山是迟早的事。

村子居住的大多是张姓人家,从家谱中知道他们先祖来自贵州,很早就形成了清明会,就是张姓人每年二三月间聚在一起,大家背菜、背米来办宴席,也要出钱,三五块的多少不论,余下的钱有人专管,留为第二年清明会用。这样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就形成了清明会基金。前些年清明会基金已经演变为奖励考上学校的张家子弟的盛宴,每个考上学校的孩子在清明会期间,都会得到数额不等的红包。

如今,这里的乡村公路得以修建,世外桃源黄葛塝也在慢慢地消失。

(作者系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作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