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报告-包装”一条龙造假
版次:007 2025年10月27日
▲一沓合格证随意放置在一排已经包装好的“四件套”之上
▲市场中标有“160支贡缎高定系列”的床上用品“四件套”,标价两千多元。新华社发
标签信息是假的,检测报告也是假的……近日,记者走访多地家纺市场发现,一些在售床上用品“高端四件套”存在以次充好等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多次对相关情况进行通报和整治。为何以次充好的“高端四件套”仍在市场上流通?背后反映出哪些问题?
虚标支数 以次充好
在浙江一家家纺市场,记者看到许多档口销售所谓的“高端四件套”,其合格证上标有“160支贡缎高定系列”“100支高定浮光锦”等字样,标价两三千元。
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一些床上用品“四件套”存在以次充好问题,宣称的“A类母婴级”“高支高密度”实际是忽悠消费者的幌子。
据介绍,该市场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已组织对部分商户的在售“四件套”进行了10个批次的抽检。检测数据显示,有6批次产品虚标支数:比如某标称180支的长绒棉磨毛“四件套”,实测经纱为38.6支、纬纱为61.4支,远没达到标定要求。
“作为衡量家纺品质的关键指标,支数直接影响面料的品质、手感和用途。”浙江省宁波市一家纺织品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支数的本质是“单位重量下的纱线长度”,支数数值越大,代表面料越细腻、手感越柔软,相应地对工艺要求就越高,价格也更高。
在线上直播间,“120支长绒棉”“百分百全棉磨毛”的话术搭配“破价福利”“流量换成交”的诱惑,让不少人对“高端四件套”心动下单。近期,江苏南通市场监管部门发布通报,对涉及南通相关网销家纺“四件套”存在虚假宣传、虚假标识等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先行登记保存、查封扣押涉案物品7389套(件)。
标签造假 难以溯源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部分商家随意粘贴合格标签并提供虚假报告,在家纺行业中并不少见。
记者在市场走访时看到,在一家档口内,一沓合格证随意放置在一排已经包装好的“四件套”之上。商户告诉记者:“这些标签都是随便标的,批发的时候随商品一起送过来。”
据业内人士透露,如今,部分工厂和辅料店不仅提供虚假信息标签,还能出具带有伪造二维码的检测报告,“标签-报告-包装”一条龙造假。“当前如区块链溯源技术在家纺行业应用并不广泛。”一家家纺品牌的区域负责人表示,很多产品,消费者无法查看面料从棉花种植到成品出厂的全流程信息,低等级商品能轻松伪装成高端商品。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平台、专业市场审核不严,助长以次充好的家纺产品在直播间上线或在市场流通。违法成本低也是家纺市场部分商户长期违规贴标的重要原因。根据产品质量法,虚假标注最高处罚金额仅为货值的3倍,相较于不同支数产品间几倍价格差所产生的利润空间,威慑力明显不足。
多方协同 整治乱象
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已对“高端四件套”以次充好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据了解,近年来,广东、海南等多地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通报和查处。对于“高端四件套”以次充好问题,各方认为,需多方协同发力根治家纺行业乱象。
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智库专家肖航认为,整治“高端四件套”以次充好等问题,需要加强从源头到末端的全链条治理,筑牢生产流通的准入防线,强化过程监管、全链条追踪,提升违法惩戒力度。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夏学民建议,加强对家纺产品的抽查检测力度,加大对标签造假、证书造假等黑色产业链条的治理力度,进一步完善区域间执法联动和线索协查。“也应推动更新相关法律细则,加大对虚假标注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平台和专业市场应承担起责任。肖航表示,平台应加强对入驻商家和销售人员的审核与管理,建立健全商品质量监控体系,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企业及主播个人引入征信监督机制,行业协会等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