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2025年10月27日
□刘凡君
搬了新家,就决定将老房子出租。租房启事张贴出去,一天之内就接到六七个求租电话,其中,就有老杨的。
老杨年纪比我小很多,喊他“老杨”是尊称,其人个高,黑,壮实,不善言辞。几年前率全家从湖南农村来重庆创业,在鱼洞从事塑料废品收购与销售。老杨对房子的位置、价格都很满意。签合同时,老杨提出:“生意不好,房租能否两月一付。”我同意了。签完合同,我心想,这人未必生意很“歪”,连房租都付不起?
果然,以后发生的事如我所料。到了该付房租的日子,老杨没打电话过来,我只好主动讨要。开始,他还能按时支付房租。渐渐地,到了该付房租的时间,老杨总说“等两天可以不”,我很无语。
两年过去了,到了该续签合同的时间,我问老杨还签不?他说“签”。我说:“租金我也不涨,但按一个季度付可以不?”他爽快答应:“要得要得!”我想,难道生意好了?
又到了付租金的日子,老杨仍然“闷”起,如往常一样。过了半个多月,我沉不住气,只好打电话讨要,他还是那句话:“等两天可以不,款不好收啊!”之后,他付房租都要晚一两个月,且都是在我多次提醒下付的。
去年11月底,老杨支付四季度房租。晚上7点多钟,他打电话说在楼下等我。下楼后,老杨将带着温度的房租递给我,连说:“对不起对不起,拖延了!款不好收啊!”我因有事,收钱后便急匆匆转身走了。上楼后,突然接到他的电话:“刘大哥,少给了100元!”我又下楼。老杨不好意思说:“实在对不起,刚才我摸裤包,还有100元,心想糟了!”接过钱,我有点感动,对他说:“谢谢您的真诚!”
那天在路边,我和老杨聊起了他的生意,他的家庭,他的理想。他说:“儿子最近在参加AI智能培训班,准备与别人合伙开家汽车美容店,要是儿子能自食其力,我也放心了。”
今年元月,按老杨的规矩(按合同应该是12月底),月底就该付一季度的房租。一天,老杨遇见我妻子,说:“告诉刘大哥,房租2月15日前给,可以不?”
15日那天,老杨主动打电话给我。到了约定地点,老杨将房租递给我,愧疚地说:“刘大哥,对不起,款收得不好,先给你两个月的房租,我留几百块钱过年,行不?”说着,从裤兜摸出一叠欠条:”你看嘛,这些老板欺负我,尽给我打欠条。”这时,老杨的脸上露出了些许无奈,仿佛也在等待我的回答。我握住老杨的手,说:“我相信你,新年大吉,生意一定会好起来!货款一定收得回来!”老杨连声说着“谢谢”。最后,老杨开玩笑说了一句:“面包总会有的!”
除夕那晚,我突然收到老杨发来的一条短信:“感谢生命中的亲人和朋友,成就我生活中的每一天。因过去的相处,说声谢谢;因你们的相助,说声拜托;更想因一生的亲情、友情,说声永远。祝刘大哥全家新年快乐!”
以我对老杨文化程度的判断,这条短信不是他原创的,却准确地表达了老杨要想说的心里话。
年初,老杨说:“儿子的汽车美容店要开业,叫我去帮忙。房子就不租了。”
几年来,我与老杨的交往也仅限于在房租的交接上,我是“老板”,他是租客。每次收款,老杨给我的钱都是叠成“豆腐干”状,贴得紧紧的。但就在那一次次交接的瞬间,我读到了一个农民工“漂”在重庆创业的艰难,体味到了一个男人顶天立地为生计所忧而呈现的窘态,以及肩上的责任与担当……
今年开春的头一天,我接到老杨电话,说他与儿子联办的智能汽车美容店在龙洲湾万达广场开业消息,叫我以后就在这里给车美容,多帮他带点业务。
那日,春风拂面,我看见灿烂的春光撒在老杨父子俩忙碌的身上,那奇妙无比的彩色光影在欢快地舞蹈。父子俩洋溢着久违了的幸福笑脸,在我深刻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作者系重庆市巴南区原作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