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创逾10年新高 机构:慢牛行情或将延续
版次:007 2025年10月28日
伟测科技抓住芯片、AI算力和先进封装三大机遇
10月27日,A股放量上涨,上证指数最高冲至3999.07点。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18%,收于3996.94点,续创逾10年新高;深证成指涨1.51%,创业板指涨1.98%。全市场成交额超2.35万亿元,超3300只个股上涨。
盘面上,存储芯片板块持续爆发,板块内多股涨停。其中,龙头股兆易创新涨停,股价创历史新高,最新市值为1622.8亿元。AI PC、共封装光学(CPO)、钢铁、算力硬件股、小金属等相关概念涨幅居前;风电设备、游戏、海南自贸区、深圳国企改革、文化传媒等板块跌幅居前。
科技股持续上攻
昨日科技股延续涨势,午后,存储芯片板块上攻,江波龙、拓荆科技、伟测科技、佰维存储等多股盘中股价创历史新高。大为股份、中电港、德明利、时空科技等多股涨停。
兆易创新午后涨停,股价创历史新高,截至收盘报243.19元,最新市值为1622.8亿元,成交额为120.7亿元。
CPO概念持续活跃,金字火腿、景旺电子、生益科技、德明利、汇绿生态等多股涨停;东田微收盘涨超12%,早盘一度触及“20CM”涨停,仕佳光子涨幅居前。
兴业证券研报称,建议把握光模块震荡布局机遇。国泰海通证券研报称,光模块需求大幅增长,持续看好AI成长。
消息面上,我国首个EUV光刻胶标准立项。国家标准委网站显示,我国首个EUV光刻胶标准《极紫外(EUV)光刻胶测试方法》作为拟立项标准,10月23日开始公示,截止时间为11月22日。标准的起草单位包括上海大学、张江国家实验室、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据悉,该标准的制定不仅能够填补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标准空白,更将通过建立统一的测试方法体系,为国内外EUV光刻胶的性能评价提供客观标尺。
此外,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彭海琳教授团队及合作者通过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首次在原位状态下解析了光刻胶分子在液相环境中的微观三维结构、界面分布与缠结行为,指导开发出可显著减少光刻缺陷的产业化方案。相关论文近日刊发于《自然·通讯》。
中国银河证券表示,该方案首次在原位状态下解析了光刻胶分子在液相环境中的微观三维结构、界面分布与缠结行为,当前光刻技术是推动集成电路芯片制程工艺持续微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银河证券认为,光刻胶作为半导体、印制电路板、平板显示等行业的基础材料,其技术进步可以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上游材料供应商、设备制造商,中游光刻胶生产企业,以及下游光刻胶产品应用企业都能从中受益。
光大证券指出,半导体材料板块正处于需求扩张与国产替代的共振阶段。光刻胶等核心材料既受益于晶圆投片量增加,又面临国产化率提升的政策支持,预计2025年中国大陆光刻胶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8%至179亿元。
商业航天板块走强
昨日午后,商业航天板块震荡走高。截至收盘,达华智能、中信重工等多股涨停,新雷能涨超17%,高德红外、航天智装等涨幅居前。
近期,商业航天领域迎来多重利好催化。
天兵科技10月27日在其微信公众号宣布,天兵科技“一箭36星”分离试验成功。10月24日,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一箭36星”分离试验,在天兵科技张家港智能制造基地顺利完成。此次试验是国内首次实现36星同步分离,创下国内应用场景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在多星部署、大运力交付能力上取得重要突破。
10月26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宣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高分十四号02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0月2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其微信公众号宣布,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随后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证监会网站显示,10月22日,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星河动力”)在北京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华泰证券。星河动力成立于2018年,是国内领先的商业航天技术公司,致力于自主创新,打造高可靠、低成本的新一代可重复使用商业运载火箭,核心产品包括“智神星”系列中型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谷神星”系列轻小型固体运载火箭等。
国金证券表示,商业航天行业迎来机遇。短期看,卫星组网需求明确且庞大。长期看,星座组网将进入连续发射高峰期,火箭发射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商业航天产业政策、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的发展、产业链公司业绩超预期等,或成为商业航天行业催化引擎。
券商板块异动
券商板块盘中发力上扬,东兴证券、湘财股份盘中冲击涨停,收盘分别上涨6.6%、5.5%。此外,兴业证券、华泰证券、信达证券涨约3%。
中航证券认为,伴随资本市场扩容与交投活跃度提升,券商板块正迎来重要的战略配置机遇。当前A股市值已突破100万亿元,为券商各业务线打开了广阔的长期成长空间。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改善,前三季度全市场日均成交额同比大幅增长,叠加两融余额持续攀升并创下新高,共同强化了券商板块的业绩确定性。市场活跃的势能有望延续,为券商业绩的持续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展望全年,资本市场预计将保持稳步向上趋势,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有望增强,板块具备估值修复潜力。在中长期资本市场向好趋势明确的背景下,券商业务的深度与广度预计将进一步拓展,业务结构和估值均具备中长期增长空间。
大科技仍是主线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表示,依然坚定看好后续A股市场表现。无论从估值还是两融看,当前A股风险水平整体在正常合理范围内,而支持A股向上的关键逻辑并未变化:一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中国诞生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企业;二是当前处在本轮盈利下行尾声筑底期,后续上市公司盈利有望系统性回升;三是国内利率水平处于历史低位,权益资产性价比突出;四是国家出台一系列重要政策支持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华西证券研报指出,短期风险偏好有望得到提振,A股慢牛行情仍将延续。结构上,大科技仍是中长期主线。本周A股上市公司和美股科技巨头财报将密集落地,科技巨头AI资本开支指引将成为焦点,全球科技AI行情迎来共振窗口期。
综合中国证券报、重庆商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