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两人举行首脑会谈 随后共乘专机前往横须贺美军基地
版次:008 2025年10月28日
特朗普 (资料图)
高市早苗 (资料图)
10月27日,日本东京,警察在美国大使馆附近巡逻。
当地时间10月27日下午5时许,美国总统特朗普乘坐“空军一号”专机抵达日本东京,开启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欢迎,并称“东京地标建筑已经全部点亮”。这也是她就任后迎来的首项重大外交考验。
此访是特朗普时隔6年再次访日,也是他第二任期中首次访问日本。
当地时间27日下午6时30分左右,特朗普乘坐总统专车抵达日本皇宫与天皇举行会晤。德仁天皇在皇宫入口迎接特朗普并面带微笑地与他握手。据报道,德仁天皇用英语说:“很高兴再次见到您。”特朗普回答说:“谢谢。”
据此前公布的行程,28日上午,日美元首将举行首脑会谈,随后共进午餐。下午,特朗普将乘坐“海军陆战队一号”总统专用直升机,前往横须贺美军基地,将在美国海军“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上发表演讲,然后与日本商界领袖共进晚餐。随后于29日启程前往韩国。30日,他计划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晤,并于当天启程返回美国。
高市早苗迎来“大考”
高市早苗本月25日与特朗普举行了就任以来的首次电话会谈,双方一致同意将日美同盟“进一步提升至更高水平”。
高市早苗透露,在约10分钟的电话会谈中,她强调:“强化日美同盟是本届政府外交和安全领域的最重要事项。”
特朗普则向她担任首相表示祝贺。特朗普回忆了他与安倍晋三的交往,并对高市早苗表示:“我知道您是安倍先生非常看好的政治家。”高市早苗表示:“我期待与您面对面会谈。”
这是高市早苗就任首相后面对的首次重大首脑会晤。如何应对特朗普以及其背后的关税政策等问题,将是对其政治和外交能力的首场“大考”。分析认为,此次会晤若取得成功,将有助于巩固其初启的执政基础,也为日后推进区域安全政策争取美方支持。
计划谈投资防卫费等议题
双方会谈的议题成为舆论关注焦点,主要有三点:
一是关税问题。届时,特朗普预计将要求日方切实履行石破茂任首相时期日美达成的“投资换关税”协议。根据协议,美国将对包括汽车在内的日本商品统一征收15%的关税。日本将通过这次首脑会谈,明确继承“石破前政权”与美国达成的总额5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合作框架”,并计划提出半导体、医药品、能源等九个领域的具体合作项目。
二是防卫费问题。日美在议题上有矛盾,日本原计划在2023年至2027年的五年内,让“防卫支出”占GDP的比率提升到2%。但特朗普政府期待的是3.5%。为展示日本有积极配合,高市早苗在就职演讲中表示将“提前”实现防卫费占GDP2%的目标。
三是能源问题。特朗普大概率会要求日本停止进口俄罗斯的能源。但如果日本答应了这个要求,意味着日本要面对能源不足的问题,电力、煤气都要涨价,目前的物价飞涨更要雪上加霜。
两国元首罕见共乘专机
白宫方面透露称,特朗普和高市早苗将共同搭乘“海军陆战队一号”直升机从东京都内的美军直升机机场前往驻日美军横须贺基地,并登上美国航母“乔治·华盛顿”号。
美媒报道指出,外国首脑同行搭乘美国总统专用直升机“海军陆战队一号”实属罕见,此举旨在彰显“日美稳固的同盟关系”。
特朗普此次访问的横须贺基地,被看作是美国的“前沿哨所”。从横须贺出发,美军航母可在7天内抵达波斯湾、2至3天内抵达朝鲜半岛,较从美国本土或夏威夷部署节省约2周至3周时间。与此同时,横须贺基地美日共用,美国在军港东半部设立第七舰队司令部,以及负责中东防区的第五舰队潜艇部队司令部。日本海上自卫队则使用军港西半部。
新闻纵深
特朗普亚洲行“有虚有实”
当地时间10月26日上午,特朗普抵达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开启为期五天的亚洲三国行:马来西亚、日本和韩国。
这是特朗普2.0时期的亚洲“首秀”,恰逢地区国家对美政策疑虑加深、美国政府深陷“关门”危机之际。
有虚有实
特朗普此行预热已久,但直到近日才敲定行程。对这位79岁的老人而言,这将是紧凑且颇为疲惫的五天。
不同于以往对多边外交的回避姿态,特朗普此次罕见安排多场区域活动。但是,他一贯的“个人风格”依旧鲜明:不会全程参与东盟系列峰会和APEC会议正式议程,而是以“非常特朗普”的方式制造镜头效应,展示存在感。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指出,特朗普此行“有虚有实”。
虚的一面在于,这是他2.0时期首次亚洲行,此前已去过欧洲和中东,此访带有“平衡外交议程”的色彩,旨在为自身“和平缔造者”“交易促成者”的形象加分。
实的一面在于,他关注现实利益,急需一些“可吹嘘的成果”,以转化为政治资本。
眼下,他在内外双线承受压力:国内,联邦政府“关门”进入第四周,多数美国人认为总统应负主要责任;外交上,加沙停火成果脆弱,俄乌停战鲜有进展。因此,这次亚洲行成了他寻求突破、制造“政绩”的重要舞台。
重中之重
26日上午,特朗普抵达吉隆坡,一下飞机便随着现场欢迎人群的鼓点即兴起舞。然而,表面“热度”难掩特朗普对东盟合作的疏离。
美国虽希望借东南亚的市场潜力和战略位置,推动所谓“大国竞争”;但自2017年起,特朗普连续三年缺席东盟峰会,如今又对东盟征收近20%的高关税,让不少地区国家感到心寒。
“特朗普访问马来西亚,更偏向象征性。”吴心伯指出,他对美国与东盟合作兴趣有限,更希望借此凸显自己在调解柬泰冲突中的作用,以争取明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相比之下,日本和韩国两站更具现实意味。
对美国而言,此行或是一场成果验收。美日最近达成贸易协议,东京多有让步;对日本来说,特朗普到访既是其重视美日关系的信号,也是一场外交考验。
与日本不同,特朗普在韩国仅停留一晚,但日程同样“满档”。
韩美7月虽达成一项笼统的贸易协议,韩国承诺投资3500亿美元,但具体细节仍未落地。韩国关键产业——汽车业仍面临25%的关税。此次美韩总统会晤,也被视为对李在明外交能力的一次检验。
此外,特朗普24日出发前预告,“我和中国领导人有很多话要说,我认为我们会有一次很好的会晤。”
“此访的真正重点是东北亚两站。”吴心伯聚焦三大议题。
首先,特朗普希望从两个主要盟友——日本和韩国身上获取“真金白银”,特别是两国对美投资问题。如果他对两国的让步不满意,不排除打出“安全牌”施压,比如威胁减少美国驻军。
其次,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取得进展,是此访重中之重。目前,两国代表已在马来西亚展开谈判,实际上是为元首会面铺路。尽管近期两国贸易摩擦再起,但双方仍希望寻求双边关系的稳定。
最后,美朝关系也被纳入观察焦点。“尽管美朝双方都有接触意愿,但前期准备工作未见公开报道。”吴心伯指出,不过,考虑到特朗普一贯行事出人意料,不排除他在韩国期间与朝鲜领导人通话“再续前缘”的可能。
综合央视新闻、上观新闻、羊城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