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老骆

版次:011    2025年10月28日

□何龙飞

老骆年过半百,头快秃顶,腆着将军肚,其貌不扬,声音却洪亮,人称“大炮”。

大炮生长在农村,可谓“灰里扑,灰里长,长个大莽莽”。因其声如洪钟,具有号召力,常被伙伴们推举为头头,带领大家玩了不少游戏,度过了欢乐的童年。

读书后,老师提问,大炮抢答,本来答错,却因声音大而获得老师的口头表扬——勇气可嘉,值得同学们学习。为此,大炮乐了好一阵,读书的兴趣有了,干劲足了,信心坚定了。

同学间玩耍,大炮会主动发声,善于组织,大家打心眼里佩服他是个热心人。尽管有人嫌他嗓门大、刺耳,但觉得他憨厚、朴实、坦率、耿直,就理解他,愿与他一起玩耍。

转眼间,大炮毕业了。

起初,大炮被安排到乡下执法检查。尽管离城较远,交通不便,不可能常回家,但他很快就习以为常。在那里,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尤其是通过自学,掌握了不少专业知识,成为执法检查的行家里手。加之他声音大,执法检查时颇有震慑力,增强了执法检查的有效性,赢得了口碑。有一次,违法人员被检查时心虚逃跑,大炮见状,一声大吼“莫跑,否则后果自负”,那声音犹如大炮射出的炮弹,竟将违法人员击中、震住,接受处罚。事后,大炮的雅号声名远扬,令他欣慰不已。

一有空,大炮就借助手机,学习军事、科技、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日积月累后,成了单位上的学究。工作之余,他滔滔不绝,娓娓道来,头头是道,令同事们叹服。特别是他声音洪亮,讲得在理,经过验证“是那么回事”,就更加受到同事们的赞扬。比如,军事上,哪个国家有怎样的先进军事装备,哪些军事装备是经过改进的,性能如何,性价比如何,实战效果如何等等,他都知晓,讲起来头头是道,够吸引人的了。还有探究太空奥秘、天文地理等也是他感兴趣的事。

天长日久,大炮以学识、口才、胆量,不但赢得了家人的赞赏、喜爱,还赢得了朋友、同事的认可,活得洒脱、快乐、幸福。

当然,难免会有闲言碎语袭来,可是大炮没有去计较,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依然把大炮当下去,以至于不少人都叫他大炮而忘了他姓骆。不过,他乐意接受大炮的雅号,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坚实地书写着简约而不简单的人生篇章。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