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控偏头痛 让生活“不痛”

版次:012    2025年10月28日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龚思引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调查显示,我国约9.3%的成年人受其困扰。其表现为一侧或两侧头痛,部位覆盖颞部、额部、枕部,乃至整个头部。这种反复发作的中至重度头痛,常伴有恶心、畏光、畏声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若近三个月内,出现过这些症状,则患偏头痛的风险较高,建议及时就医。

科学预防,让头痛“少来”

预防偏头痛,建议首先记录“头痛日记”,追踪发作时间、诱因及缓解方式,以识别个人敏感因素。

生活管理上,应保持规律睡眠,避免高酪胺食物(如奶酪、红酒)、腌制品及咖啡因戒断,并配合适度运动与压力管理。对于每月发作频繁且影响正常生活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预防,传统药物如普萘洛尔、阿米替林,以及新型CGRP靶向药物均有效,但需连续使用4至8周才能显效。

及时服药,让头痛“快走”

当偏头痛来袭,应尽早用药,切勿硬扛。呕吐患者可选用鼻喷剂或栓剂。轻中度疼痛可使用布洛芬等镇痛药,中重度疼痛则可使用曲普坦类特异性药物。

需要警惕的是,镇痛药每周使用不应超过两天,以免引发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同时,在安静、黑暗的环境中休息,或配合冰敷,能有效辅助缓解症状。

谨慎识别,遇头痛“不慌”

女性月经性偏头痛往往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可在医生指导下于经前采取短期预防。经期前2天开始服用非特异性镇痛药(如布洛芬、萘普生);围经期使用曲普坦类或CGRP受体拮抗剂短期预防,如控制效果不佳,可考虑常规预防药物长期治疗,避免连续使用镇痛药物。若每月头痛超过15天,则可能发展为慢性偏头痛,需尽快就医。

虽然偏头痛多为良性,但头痛也可能是其他严重疾病的信号。若出现一生中最剧烈的霹雳样头痛,或头痛伴随发热、意识模糊、肢体无力及50岁后首次发作等情况,必须立即就医。目前偏头痛虽难以根治,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及时的急性期处理和专业的管理,完全能够有效控制,使患者重归正常生活。

■专家点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童林艳

这篇科普文章将专业的偏头痛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内容全面,从识别、预防到急性处理均有实用指导,并强调了科学就医的重要性,对患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