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受命编导减重30斤当女主 首闯群星奖终评舞台演哭观众

街舞涅槃 红岩《永生》

版次:004    2025年10月31日

《永生》剧照

演员正在排练《光之舞》 受访者供图

《永生》剧照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供图

第14届中国艺术节(以下简称“十四艺节”)上,重庆24位街舞爱好者带着红色题材作品《永生》,站上了群众文化最高奖“群星奖”终评舞台——这是群星奖20届以来首支入围的街舞。作品改编自红岩“挺进报”故事,7分57秒的表演让观众边鼓掌边擦泪,演出后多地发来邀约。女主陈杨玟胤原本是编导,临危受命替换主演,一个多月减重19斤,终评时瘦到110斤。更惊喜的是,团队又接到十四艺节闭幕式邀请,24人再集结,熬夜排练2分钟街舞《光之舞》。陈杨玟胤告诉记者:“十四艺节给了我们被更多人看见、认可的机会,除了心怀感谢,我们更希望用实际行动证明,街舞也能登‘大雅之堂’”。

街舞《永生》看哭观众

外地邀约追着来

10月19日,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舞蹈类)在重庆市群众艺术馆起跳。重庆报送的街舞《永生》是第19个出场的节目。舞台上灯光一亮,革命者正在工作的场景,就因表演者以街舞的先锋姿态和极具张力的表现而获得来自观众席的热烈掌声与喝彩。

时长7分57秒的街舞《永生》选自红色题材“挺进报”,以现代舞编排方式,融合街舞中的霹雳舞、嘻哈舞、锁舞等舞种的高难度动作,并采用了蒙太奇的舞台表达方式,艺术再现了重庆解放前夕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中坚持办报,传播胜利消息、揭露国民党统治的黑暗、鼓舞群众斗争,被捕后面临生死考验依然坚守信仰、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文艺培训中心主任唐麒是《永生》舞蹈的导演之一并兼该舞蹈队领队,回忆起演员们在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舞台上的表现,她满脸喜悦,称整个舞蹈过程,全场观众呼声极高,掌声热烈,“尤其是舞蹈最后,演员们在枪声中横排倒地,口中爆发出‘啊’的高呼后,舞台留白时,现场报以如雷的掌声,很多观众情不自禁边鼓掌、边擦泪水的情景让人动容。”

唐麒称,演出结束后,她陆续收到了很多省市同行的祝贺,“重庆好几个区县的群文单位给我打来电话,邀请《永生》节目组前往演出。”作为这支舞蹈队的领队,唐麒陪伴《永生》的24名街舞表演者经历了一年多的创作、排练历程,“他们在其间的艰辛、坚强与坚韧,让人赞叹和钦佩。无论最终是否能捧得群星奖奖项,终评舞台上获得的追捧,是他们展现街舞魅力与重庆街舞人实力的最好印证。”

“当天我们的表演不辱使命,大家都拼尽全力,展现出了最好的技术和水平。表演结束后,很多演员都热泪盈眶。”罗贝伦称,能登上本届群星奖的终评舞台,得到观众对街舞的理解和认可,“是我们从街舞赛道向主流舞台靠近跨出的关键性成功步伐。”说这话时,41岁的罗贝伦用右手端起面前的冰饮杯快速贴向自己的左眼,又贴向右眼,放下冰杯后,他用右手食指擦干两只眼角的水滴。记者看到,他的双眼已经湿润。

13稿脚本磨一年

候场时有人怕到喊“想吐”

唐麒还是街舞《永生》的发起人,“当时我只是想以站上群星奖的舞台为目标尝试让重庆的街舞‘破圈’,没想到这个提议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和街舞爱好者的响应。”

说干就干,2024年4月,一个为迎“战”20届群星奖的街舞团队诞生,“其中的导演组就多达5人”,经过群策群力,大家将主题定格为“红色题材、英雄人物”。“街舞的文化底蕴、表演形式、舞蹈动作等似乎与主题难以切合。”唐麒坦言,用街舞展现和表达红色题材,一开始就备受质疑,但大家还是想试试。

在街舞圈中颇具知名度,被称为“裤子”老师的陈杨玟胤受邀成为三个编导之一。她坦言:“虽然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从小到大也经常到白公馆、渣滓洞参观,但对其中革命者的故事也是知之甚少。”为了选材,3名编导长时间在渣滓洞、白公馆蹲点采风、翻阅大量资料,最终确定以革命志士为舞蹈主线,展现他们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不折不挠的凛然斗志、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

“第1稿出来时,已近半年,大家的结论是叙事不完整、故事欠丰满,人物形象不立体”,改稿成为必须。2稿时,人物被定型为陈然,故事的主线为印刷报纸、传送信息、被捕入狱、壮烈牺牲,其间融入爱情、战友情……“有了雏形,参加表演的24人开始了边排边修改脚本的过程。”罗贝伦说,演员们平时都有自己的工作,为保证排练质量,一周确保3~4次排练,“晚上基本是9点开始,到第二天凌晨3点左右结束,练习2小时左右休息10分钟,节假日则从早晨9点开始,练到第二天凌晨1、2点。”

陈杨玟胤告诉记者:“我们前后共修改了13次脚本,从音乐、角色、故事情节、着装等方面不断修改、再修改。”罗贝伦称,直到终评前3天,“我们还删掉了一个影响情绪释放的动作,从而更能精确应和音乐节律。”

经历了初赛、复赛,24位重庆的街舞爱好者携手迈向了二十届群星奖的终评舞台。大家都以为万事俱备,但没想到,候场的时候,这一群重庆街舞的佼佼者,居然集体担心、害怕了。“这种感觉从未有过,因为我们都是在街舞征战中有较高荣誉加身者。”作为重庆街舞的前辈和“老人”,罗贝伦观察到了当时的异样。“那15分钟时间,整个团队出奇安静,一个女群演甚至拉着我的手说心跳很厉害,无法控制,想吐。”罗贝伦告诉记者,“当时我也有害怕情绪,但作为团队里的老大哥,我不能乱了阵脚,只有安慰她‘没得啥子,相信你自己,我们一起面对’。”

“我们害怕,是因为这次机会于我们街舞者太重要了。”陈杨玟胤解释道,虽然《永生》的参演者都是在街舞赛道中获得过奖项者,但“第一次和其他舞种的表演者站在代表群众文艺最高水平的主流舞台,我们都是第一次。我们想被更多人看到、认可,希望为更多的街舞者树立‘我们也可登上大雅之堂’的信心,这样的想法越迫切,害怕因自己表现不好错失良机之感越强烈。”

“排练中,大跳的场景我们练习2遍就会感到很疲惫,但终评的舞台上,我们居然像有使不完的力气。”罗贝伦至今难忘舞台上那些动人的小细节,“我们最后那声‘啊’的呐喊,高亢又激昂,既是对故事人物的全情演绎,也是我们这一年多艰难历程的情绪释放。当观众席中有人擦拭共情的泪水时,我们也任由自己泪湿衣襟。”

被“赶鸭子上架”演女主

编导1个多月饿瘦19斤

《永生》的女主是街舞圈中知名度颇高的“裤子老师”陈杨玟胤。她曾任TFBOYS组合、时代少年团、登陆少年组合的舞蹈老师。38岁的她因膝盖严重磨损而停止跳舞已长达一年半时间。2024年8月,她受邀担任《永生》街舞的编导,140斤的体重加上受伤后久不练舞,她压根没想到自己会成为《永生》的女主。

“2025年春节前,因女主角在诠释人物角色方面不尽如人意,主创团队提出换人,但时间紧,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有同事就提议由我上。”陈杨玟胤称,为了鼓励她,另一个编导和原本只担任策划的罗贝伦也自告奋勇当起群演。“就这样,我被赶鸭子上架了。”

“舞蹈中有男主托举女主的动作,再加上体形太胖影响舞蹈效果,我只有下定决心减重。”其时已近2025年春节,离3月的初赛也就1个多月时间。已习惯了自由生活状态的陈杨玟胤在紧迫感中开始减重:每天早晨2小时有氧跑步,早餐吃3~4个水煮蛋,中餐标配土豆泥、水煮白菜或豆芽,配鸡胸肉或牛肉、虾肉,喝矿泉水或咖啡,晚餐则不吃。此外,排练时,她浑身裹上保鲜膜,并加穿暴汗服,“到初赛前,我用1个多月时间,从140斤降至120.5斤,复赛前,降到了114斤,终评时,到了110斤。”

减重的过程艰难也憋屈。陈杨玟胤称老公为了照顾她的情绪,在她减重期间都是避开其解馋,但有一天,因为排练结束时间提前,“我推开门看到他在吃汉堡,那一刻,眼泪竟像开闸一般,我忍不住大哭起来。”但最终,她也只是对老公提出一棵水煮娃娃菜的要求对自己聊表安慰。

《永生》团队喜接新任务

十四艺节闭幕式跳《光之舞》

《永生》演出成功的第二天,团队聚在一起吃火锅庆祝。从晚上9点吃到凌晨1点,有人提议“跳一段”,大家就用手机放音乐,在火锅店的空地上跳起来——没有舞台,没有灯光,可每个人都笑得特别开心。“跳完后,突然有人说‘以后没得排练了,有点舍不得’,一下子大家都安静了。”罗贝伦说,那时候他才发现,一年多的相处,这群人早就像家人了。

没想到,这种“舍不得”没持续几天。10月23日,罗贝伦接到电话:十四艺节闭幕式邀请他们演出,跳一支2分钟的街舞《光之舞》。他赶紧给每个人打电话,电话里的声音都透着激动:“真的吗?什么时候排练?”

28日下午,陈杨玟胤拿到《光之舞》的音乐,立刻约了男主角潘寅轩开会。从晚上9点聊到凌晨3点,确定了“光就是希望”的主题——用流畅的街舞动作,模拟光的流动,呼应《永生》里的“信仰之光”。29日下午3点,24个人又聚在了排练室,还是熟悉的场景,还是熟悉的队友,只是这次时间更紧:闭幕式就在几天后,他们要在几天里排完2分钟的舞蹈。“我们想让更多人看到,街舞不只是年轻人的潮流,也能成为传递力量的载体。”陈杨玟胤说。

再过几天,他们就要站上十四艺节闭幕式的舞台,用2分钟的《光之舞》,继续讲述属于重庆街舞的故事。“不管以后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我们都不会忘,曾经用街舞,把红岩的故事,跳给更多人看。”罗贝伦说。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董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