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素减重产品月销万件 却有人越吃越胖

吃辣会带来多巴胺 让你越辣越馋

版次:012    2025年10月31日

近期,辣椒素减重产品热销网络,“吃辣能减肥”的说法再度流行。不少人抱着“边吃辣边掉秤”的期待尝试,却有人越吃越胖。日常生活中,靠吃辣真的就能减重吗?辣椒素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吃辣”一样吗?针对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谯敏。

辣系产品卖爆

有人吃辣半月胖2斤

“刷到博主说吃辣能燃脂,我买了辣椒素胶囊,还顿顿加辣椒,结果半月胖了2斤。”广州白领林女士的经历,道出了不少人对“吃辣减肥”的困惑。近期,社交媒体上“吃辣减肥法”话题热度攀升,某平台相关视频播放量超5亿,“辣椒素减重”“麻辣代餐”等关键词搜索量环比上涨300%。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看到,多款宣称含高浓度辣椒素的减重产品销量可观,部分胶囊类产品月销超1万件,评论区里“吃完浑身发热,以为在燃脂”的反馈不在少数。除了保健品,辣条、麻辣魔芋丝等零食也被贴上“低卡减肥神器”标签,某品牌麻辣魔芋丝月销20万袋,详情页标注“吃辣促代谢,解馋无负担”。

但实际效果却与宣传大相径庭。“我每天中午吃麻辣拌,晚上吃火锅,以为辣能‘烧’掉热量,结果1个月体重涨了3斤。”大学生小张说,后来发现自己吃火锅时,毛肚、鸭肠没少点,还喝了3瓶碳酸饮料,“越辣越想吃,不知不觉就多吃了”。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谯敏解释,吃辣后的“发热感”容易让人误以为在“燃脂”,但这其实是辣椒素刺激口腔和胃肠道神经受体,引发的身体应激反应,“这种反应会让基础代谢率轻微提升,大概比平时高5%~10%,但持续时间短,每天多消耗的热量可能还不到100大卡,相当于半根香蕉的热量,远不足以达到减脂效果”。

更关键的是,辣味会激活大脑的奖赏回路。“就像吃甜食会释放多巴胺让人开心一样,辣椒素带来的轻微灼烧感,也会让大脑产生愉悦感,这种快感会让人不自觉地增加进食量。”谯敏举例,很多人吃火锅时会“越辣越馋”,原本计划吃半份肉,最后却把整盘吃完,“热量摄入早已超过辣椒素带来的微弱消耗,减肥自然成了泡影”。

“油辣”是隐形杀手

高油高盐伤胃肠

“吃辣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油辣’搭配。”谯敏指出,市面上多数流行的辣系食物,都藏着高油高盐的“热量陷阱”,这才是导致吃辣发胖的核心原因。

记者查询多款常见辣系食物的营养成分表发现:某品牌麻辣火锅底料每100克含脂肪63克,热量达670大卡,相当于3碗米饭;某款辣条每100克含脂肪25克、钠1800毫克,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日钠摄入上限(2000毫克);就连看似健康的麻辣香锅,一份中等分量(约500克)的热量也能达到1200大卡,其中油脂贡献了近70%的热量。

“这些食物为了中和辣味、提升口感,会加入大量油脂和盐分。”谯敏解释,油脂不仅会让热量飙升,还会延缓胃肠道传递饱腹感的信号,“通常情况下,胃里吃饱后20分钟左右,大脑才会接收到‘饱’的信号,而高油食物会让这个过程延长到30~40分钟,等你感觉吃饱时,已经多摄入了200~300大卡热量”。

长期大量吃辣,还可能损伤胃肠功能,进而拖垮代谢。成都市民王先生就因“无辣不欢”患上了慢性胃炎,“每天早上吃辣包子,中午吃麻辣烫,晚上吃辣炒粉,后来经常胃痛、反酸,去医院检查发现是胃黏膜糜烂”。谯敏表示,辣椒素会持续刺激胃肠道黏膜,长期下来可能引发胃炎、肠炎,甚至导致胃肠动力下降,“胃肠功能受损后,营养吸收紊乱,身体为了‘自保’会降低基础代谢率,形成‘越吃辣越难瘦’的恶性循环”。

更值得注意的是,身体对辣椒素会产生“耐受性”。“刚开始吃辣时,可能会觉得食欲受抑制、代谢有提升,但连续吃1~2周后,身体会逐渐适应这种刺激,辣椒素的作用会越来越弱,甚至完全消失。”谯敏说,这时如果还想靠吃辣减肥,可能会不自觉地加量,进一步加重胃肠负担。

科学吃辣

要选“鲜辣”还得巧搭配

“不是不能吃辣,而是要会吃辣。”谯敏强调,对于想减肥又爱吃辣的人,关键是避开“油辣”陷阱,选择健康的吃辣方式,同时牢记减重的核心是“能量缺口”(消耗大于摄入)。如何科学吃辣,谯敏给出以下建议:

1.优先选“鲜辣”,远离加工辣食

日常吃辣尽量选择新鲜辣椒,比如小米辣、线椒、彩椒等,用来炒菜、凉拌,避免火锅、辣条、麻辣零食等加工辣食。“新鲜辣椒含水量高、热量低,每100克小米辣热量仅30大卡,还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而加工辣食为了口感,往往添加了大量油脂、盐分和食品添加剂,营养价值低,热量却很高”。

2.搭配有讲究,缓解辣味还控量

吃辣时,可搭配高纤维蔬菜(如西蓝花、菠菜、芹菜)和优质蛋白(如鸡胸肉、鱼虾、豆腐),既能增加饱腹感,又能延缓血糖上升速度。“比如用小米辣炒鸡胸肉、凉拌菠菜,既能满足辣味需求,又能控制热量摄入”。同时,吃辣时建议喝温水,避免冰水——冰水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加重不适,而温水能缓解辣味,还能增加饮水量,促进代谢。

3.控制吃辣频率,关注身体信号

“不建议每天都吃辣,尤其是肠胃敏感的人,每周吃2~3次即可。”谯敏提醒,如果吃辣后出现胃痛、反酸、腹泻等症状,应减少吃辣量或暂停吃辣,必要时就医检查。

谯敏强调,减重没有“捷径”,辣椒只是饮食中的“调味剂”,而非“减肥神器”。“想要健康减重,关键是建立‘低油低盐、营养均衡’的饮食结构,搭配适量运动(如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形成稳定的能量缺口。”她举例,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通过饮食控制减少300大卡热量摄入,再通过运动消耗200大卡,每周就能形成3500大卡的能量缺口,相当于减少0.5公斤脂肪,“这种方式虽然慢,但更健康、不易反弹”。对于市面上的辣椒素减重产品,谯敏也给出提醒:“这类产品多属于保健品,不能替代药物,且效果因人而异,部分人服用后可能出现胃痛、便秘等副作用,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后再使用,不要盲目跟风购买。”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石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