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多年前“联圣”钟云舫游览江津大佛寺

写下一副精妙绝伦的对联

版次:010    2025年11月27日

□重庆晨报特约撰稿 舒德骑

清同治六年(1867年)八月,“联圣”钟云舫偕同著名画家陈竹波,乘舟前往江津石门大佛寺游览。

1

时值仲秋,天高云淡。船到石门,举目眺望,大佛寺坐落在长江边上,背倚陡峭石崖,飞檐翘角,画栋雕梁,气势颇为壮观。钟云舫早就知道,除了岷江边的乐山大佛,此寺的摩崖佛像,当为长江流域第一大佛。此处自来香火鼎盛,朝可闻寺中鼓钹之声,暮可见寺中焚香烟火。

长江第一大佛果然名不虚传!

钟云舫与友人上岸后,沿江边石板小径拾级而上。小径边青草萋萋,江上帆影点点。钟云舫心旷神怡,不觉轻吟起前人刘绍宽描写大佛寺的诗句来:“古寺依岩立,秋江近佛清。七层楼阁影,三面风雨声。”

来到寺前,寺外有碑记曰:“建自先朝,载诸邑志,开辟之年,石栈天梯,大有钩连之势。”走进寺内,摩崖佛像气势宏大,高4丈有余、宽约3丈。造像工艺精湛,胸悬法器,脚踏莲花,法相肃穆庄严,让人冥冥之中便能感知此佛法力无边。钟云舫立于佛像脚下,顿觉人如蝼蚁,佛若高山。

钟云舫听邑人讲过,这大佛极其灵验,经常有人来求佛赐福消灾。所以,即便在兵荒马乱年月,来这里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依然络绎不绝。

2

钟云舫走进大殿,他正准备烧香礼佛,见香案左侧有一位须眉皆白的老僧,微闭双目正打坐诵经。当钟云舫来到香案前时,老僧抬起眼帘打量了他一眼。

烧香完毕,钟云舫正要转身离开庙堂,气定神闲的老僧却突然开了口:“施主请留步。”

“大师叫的是我?”钟云舫停住脚步,疑惑地看了老僧一眼。

“施主可是从东边来?”

“小生住在下游青草碚。”钟云舫答道。

“今日你能到鄙寺来,也是一种缘分。”那老僧微微睁开眼帘,慢声说道:“既来之,何必空空而来,空空而去?”

“大师有何指教,还望明示。”

“小寺早就准备在高处修建一殿,增塑佛祖造像,专等一人前来为殿堂撰写楹联。这一等,就等了多年。施主既来,何不留下几个字再走?”老僧依然轻声说道:“若蒙施主应允,老僧也不让你空空而去。”

钟云舫闻言大惑,继而又暗暗吃惊——难道冥冥之中,真有神灵暗示?自己与这和尚素昧平生,他如何知道我来自东边又喜欢写诗作联?钟云舫吃惊地看了老僧一阵,想知道其中的缘由。接着,老僧又慢声说道:“右厢房有墨有纸,施主悉听尊便。”

钟云舫犹豫一阵,只好满腹狐疑地走到右厢房。一进门,果然见房中桌上早已铺好宣纸、放好笔墨,一个小和尚正站在桌边伺候。

“大师有话,施主请自便。”小和尚打了一个稽首。

3

难道我真和这大佛寺有缘?钟云舫沉思着,在房中慢慢踱步。他走出门来,遥望远处浩渺的大江。这里居高临下,只见江面上雾霭蒸腾,秋日的余晖将大江抚揉得迷离缥缈;几只打鱼的船儿像几片干枯的树叶,正从天边漂来。钟云舫微闭双目思忖了一会,似乎豁然开朗,他转身走进屋内,提起笔来,饱蘸浓墨,倏然笔落纸上,瞬间便撰出一副对联:

自在观,观自在,无人在,无我在,问此时自家安在?知所在,自然自在;

如来佛,佛如来,有将来,有未来,究这生如何得来?已过来,如见如来。

钟云舫搁下笔,没有理会陈竹波在一旁的鼓噪,他神情肃穆地把写下的对联又细细看了一遍,确认没有瑕疵后,这才走出厢房。他来到老僧面前,作了一揖:“小生献丑了。若不中用,一哂,弃之便罢。”

“哦,果然超凡脱俗,寓意深邃,意境高远,令人叫绝。”老僧缓缓起身,来到厢房,将钟云舫所撰之联细细看了一遍,“此联定当远播四海,传之不朽!”

“大师谬赞,小生只是胡乱涂鸦而已。”钟云舫谦虚道。

“施主不必过谦。”老僧慢条斯理地指着对联落款处说道:“久闻施主大名,只是无缘相见。方才老衲见你进殿后,似曾相识,似有因缘,所以请你留下几个字。老衲也不食言,也送你几句话吧。”

“小生生性愚钝,还望大师指点。”钟云舫洗耳恭听。

“施主有不俗之相,原本不该是尘埃之人,只是……”老僧双手合十,停住话头,缓缓说道:“风摧秀木,不雕朽木;秀木不朽,朽木不秀——施主好自为之吧。”

“此话怎讲?还望大师明示。”钟云舫追问。

“施主是绝顶聪慧之人,自己觉悟吧,何必要人说透。”说完,老僧吩咐弟子收好对联,自顾走了出去,又到他的境界中神游去了。

“风摧秀木,不雕朽木;秀木不朽,朽木不秀。”钟云舫将老僧的话自言自语地重复一遍,一时并未悟透其中的禅意。老僧的这段禅语,钟云舫几乎揣摩了一辈子,直到垂暮之年,他联想到自己多舛的命运、潦倒的人生,才悟到了老僧这段禅语的寓意,但为时已晚。

4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钟云舫虽说一生坎坷,屡遭劫难,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却留下了“联圣”的千古盛名。

钟云舫为大佛寺撰写的这副对联,后来为什么没有镌刻在庙里呢?对此,民间众说纷纭。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修大佛寺碑文”中,对此事也没有明确记载。一说是由于天灾战乱,寺势衰微,没有财力和物力再建新殿、再塑佛像,对联只好搁置;二说是钟云舫一再得罪官府,被视为“劣生”,多年被官府追捕通缉,庙里不敢再镌刻他的文字。原因究竟如何,莫衷一是。

如今,江津区石门镇正在实施旅游强镇战略,据说要在现有基础上重新规划和打造大佛寺,将扩大寺庙规模,再塑佛祖塑像。一百五十多年前“联圣”钟云舫为大佛寺撰写的这副对联,可谓精妙绝伦,如果能够镌刻现世,既能为景区增添传奇故事,又能为景区增添人文景观,岂不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