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昭伦
在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丛林镇白果村的磨子洞,洞内除有千姿百态的景观外,还有一个其他溶洞所不具有的神秘奇特之处——这里的水怕人吼,大吼一声,水便不流出来。发现这一奇怪的现象,还得从一次探险说起。
探险队一探“怕吼水”
那是1992年夏秋之交,由英国探险专家戴维·布鲁克、中国地质学会会长朱学稳教授带领的中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探险专家,和四川、重庆等旅游部门组成的探险队,对该洞进行探险考察。
那天,一行人进洞时,每人背着一个煤矿采矿照明用的矿灯,手里拿着手电筒,其中几人还打着火把。初入洞时,一股凉气扑面而来,感到全身凉飕飕的,顿觉暑热气消,精神为之一振。由于地面比较湿滑,稍不注意就很容易跌倒。加之此洞尚未开发,无任何照明设施,洞内幽暗,大家不知高低深浅,只好举火而入,持手电筒而行。
刚进洞不久,发现在一高约10米、直径约5米的圆筒形的半山腰有一个小孔,从孔中流出约筷子头般粗的水柱。当地带路的朋友冯再光指着洞口说,这水柱也很特别,水怕人的吼声,如果大吼一声,水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待十分钟左右,水又照样流出来。大家感到很奇怪,为了验证其“真伪”,一行人便齐声大吼,顿时,水果然没有了。我们在此等待,不到十分钟,水果真又溢出来了。
“怕吼水”的传说
据冯再光介绍,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奇怪现象,还得从一个传说故事说起。
很久以前,磨子洞周围山色秀美,清泉叮咚,树碧花红,俨然一处世外桃源,而磨子洞所在地白果村却年年干旱,水枯禾死,百姓穷苦。有一天,仙人铁拐李路过这里时,见这个地方山川美景,于是想考察人情如何。当地人本勤劳好客,却上山砍柴挖药去了,只剩一懒汉在村里。铁拐李向他讨茶喝,懒汉答:“热水无人烧!”向他要冷水,又道:“冷水无人挑!”铁拐李失望而去。来到白果村,遇一村妪,老人以为他是叫化子,便动了恻隐之心,端凳请坐、倒茶,还烧饭做菜款待。铁拐李被善良的村妪感动了,把手中神杖一甩:“速去七龙引水来!”霎时,一条飞龙腾空而起。飞龙在七龙大山腹内上下翻腾,穿越九宫十八殿。不一会儿,一股山泉从磨子洞里喷涌而出,铁拐李边走边唱歌:“水从七龙过,旱死当地禾;白果人心好,清泉流成河。”
自那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干旱现象。可问题出来了,每年到了春耕大忙季节,雨水特别多,常常发生洪涝灾害。村民们只好请来法师,在洞外做法事,祈求洞里的飞龙少降些雨。奇怪的是,就在大家兴高采烈地唱歌跳舞祈求时,洞里的水突然停了,不再流出来了。等大家高高兴兴地离开时,没过多久,水又自然而然地流了出来。
传说归传说。朱学稳教授解释说,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估计是洞内有诸如鱼之类的活物在游动,当这些活物听见有异常情况时,它们就停止了活动,堵住了洞口,水就流不出来。等外面没有动静时,它们又离开洞口开始活动,所以,水就自然而然又流了出来。这水究竟是什么原因“怕吼”?至今还是个谜。
溪谷深处让人顿感恐惧
带着好奇,一行人继续朝洞的深处探究。入洞愈深,愈晦暗,甬道越窄,地面越潮湿,稍有不慎,则有滑倒碰壁之险。忽然,一股不知从何处吹来的冷风,把人们手里的火把吹得乍明乍灭,无法仔细辨认。走到距洞口大约四公里处,有一条暗河,河水不急不湍。暗河循着凹凸不平的二十四道“之”字拐曲曲折折地在洞中流淌,孤自地发出叮叮咚咚响声。在一转弯处,我们停在巨大壮观的岩溶下,聆听着“哗哗哗”的不知从何处而来的瀑布水声,看着深不见底的溪谷深处,真感到一种恐惧。这种滋生起来的恐惧感,使我们一路走,一路大呼小叫,前后呼应着。
一行人继续走着,丝毫不敢松懈,冯再光大声说:“快看,前面有一个影子。”“巨大无比,那是什么?”同行的队友睁大眼睛,一脸好奇地说:“会不会是一只小白兔?”大家极为好奇,于是向前走着,想一探究竟。我忽然停下脚步,因为眼前的一幕实在是太令人惊恐了,冷汗顺着我的额头流了下来,因为在我前方
一厘米的地上,有一只黑乎乎、全身长着毛的动物。它身形巨大,像一座巍峨的高山。我仰头一看,认出了是熊的模样!
大家屏住呼吸,生怕吵醒它。它正在呼呼大睡,睡得很香,于是我们决定从大熊边上绕过去。我身上带着所有武器,如果吵醒了大熊,它定会开始进攻,虽然是防备,但我们还是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只好小心地走过去。时间仿佛慢了许多,我们一步一步从大熊的身后绕过去,加快脚步往外走。
蝙蝠群从黑暗中袭来
在离大熊远了之后,大家才开始说话。正当我准备叹出一口凉气时,在我们的上面发现了一只只展开翅膀、眼睛红如宝石的生物。有人问:“这是什么?”冯再光说是蝙蝠。蝙蝠似乎是因为我们这些外来者而纷纷聚集在一起,我一时手忙脚乱。冯再光说:“蝙蝠怕光!”我连忙用手电筒照向它们,果然,它们纷纷飞走了。可没过一会儿,居然有越来越多的蝙蝠向我们飞来。走在前面的几个人还没转身看,就听到“噼噼啪啪”的声响,眼前闪现出一个黑影儿。人们一边躲避着蝙蝠,一边叫着:“快跑!”
“呀!”突然,我发出一声惨叫,回头一看,原来是一只蝙蝠的“雷达”失灵,撞到了我的身上。见此,朱学稳教授对我说,这几块巨岩下是大群的蝙蝠的巢穴。我问他是不是真的。他用手电筒往岩下一照,顿时眼前一亮,果真熔岩的缝隙间拥挤着一大片蝙蝠。
在去另一洞穴的斜坡上又有一岔洞,当我们沿着斜坡钻进洞内,眼前便出现了一个可容万余人的宽阔大厅。大厅正中稍后处为一神似阿弥陀佛造像的岩石,弥陀满头螺髻,手执法轮,大有佛法无边的威严;左为观音菩萨,她头戴宝冠,身披璎珞,脚踏莲花,手持净瓶,惜世怜人的神态从她微垂的眸子里得到了最佳的体现;右为大势至菩萨,她面容慈祥,神态自如,大有慧光普度众生之感。在这些岩石周围,还有神态飘逸的飞天,体态各异的侍女,和象征人间圣洁的花卉“雕塑”,虽谈不上至精至美,但也耐人寻味。极目远眺,大厅周围起伏的山峦如游龙一般。
大家走走停停,不知不觉又来到一厅,洞旁有一泓清泉汩汩流淌,石壁上渗出一缕缕泉水。猛然感到脚下软绵绵的,原来踩着石燕的粪便了,有两米厚、十米见方,散发一种淡淡的异味,底下的潮湿,上面的干燥,这是成千上万只石燕多年留下的。为我们做向导的本地青年解释说:“现在外面天气暖和,石燕已飞到洞外去觅食了,冷天才飞回来,所以现在看不到石燕。冬天我们下来捉石燕,往往可以装上几麻袋,它既可做菜又可当药……”
过一低洼处涧口时,大家放缓了步伐。洞口极窄,又被水淹及一半,呈半月形,洞顶离水面不到半米。我先把身上的物品递过去,然后弓身、弯腰、缩头,跨右腿过坎,脸贴水面,依次把头、肩、手移过去,再把跪入水中的左腿提起来,方过去。几位没经验的朋友只好连滚带爬浸一身冷水狼狈过去……
爬进去不一会儿,一根只有两根木头搭的独木桥横亘在眼前,独木桥边有很多锋利的石头,下面是一条河。我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扶着两旁的石壁,努力保持平衡,一点点挪了出去。好不容易过了独木桥,我心里的大石头才落地。停住脚步,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磨子洞,不仅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水,水中有洞,而且还洞套洞,洞连洞,洞叠洞,洞中复有洞中洞。当地民间传说:很久以前,附近两位山民打着火把进洞游玩,不慎火把熄灭,两人在洞中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过了多久,他们模模糊糊地看见前面有一只小白羊似的动物在走动,于是便尾随着白羊走出了洞口,一打听才知道到了今天万盛石林的过街楼溶洞。由此推算,两洞间相距三十公里以上。(作者单位:重庆万盛经开区文旅局)